青春啊!熱血啊!

昨天去二輪戲院看奇蹟的夏天,我心中不斷地喊著:啊!青春啊!

這真是一部熱血青少年紀錄片,記錄了一個美好的夏天和一段動人的友誼。

整部電影就是一個熱血。既讓我們看到孩子對足球最單純的喜愛,也讓我們看到台灣足球發展的貧困與落後。



據說奇蹟的夏天本來是某運動場商的三十分鐘短片,後來導演覺得題材豐富,硬是給拍成一個多小時的長片。(這家廠商的品牌,自然不只一次出現在影片中)

電影本身,有著刻意和質樸兩種力道拉扯。小朋友、教練、老師面對鏡頭的不自然,讓人看得捧腹。但很多角度的取景,甚至是音樂的使用,又讓奇蹟的夏天,看起來更像勵志電影,而不是單純的紀錄片。

當然,勵志,應該是這部電影最重要的出口。它希望可以激起觀眾對足球的熱情,進而幫助偏遠地區的足球發展。

然而,本片讓人印象深刻的,反而不是球賽本身,而是紀錄片身後的龐大問題。

當這群小將遠征香港,看到香港廣大的足球場時,我相信,不只是影片中的教練感慨的說:台灣沒有任何一座專業的足球場。連我們這些觀眾,都要哇的一聲,讚嘆香港運動場的專業與規模。

而偏遠地區的發展(尤其是原住民)緩步,又讓這些年輕的選手,背上了沈重的負擔。他們在學校開心的玩著、鬧著、跟老師打哈哈。但是回到家,卻是一家子的生計與照顧。母親離棄、父親重病或死亡…。我們不得不擔慮:沒了足球,他們該怎麼辦?他們未來的出路呢?

或許一如片中教練所說,很多愛足球的人,最後可能只有一小部份人可以從選手轉任教練職,而大部分的人,則是改做模板工作吧。



奇蹟的夏天,沒有奇蹟。英文片名:My Summer football,反而貼切,我的夏日足球。

這是一個夏日的記錄,它可以是任何一個學校或一個社團的縮影,導演只是剛好介入了他們的生活,替他們留下了生活的點滴,當作他們人生的回憶。



影片一開場,教練對著子弟兵大罵:罰12碼球就罰12碼球啊!球賽又還沒有結束,你蹲在那裡哭什麼哭?

導演的意圖很明顯,球賽(人生)又還沒有結束,先放棄的人,就失敗了。

然而我對片中的教練卻不是很能忍受。比賽時,教練氣急敗壞的破口大罵選手,而影片的畫外之音是球員說著:教練有時候是我們的敵人,有時候是我們的朋友。聽完,我當下笑了出來。

教練於他們,也是一個複雜的情感投射對象。就像面對著父母親的成龍成鳳理想,做孩子的,總是有些適應不良。

贏球之於教練,是一種榮譽。對於選手呢?是興趣?還是勝負之爭?我不得不想,隨著運動廠商的介入,這些選手們,是否有著不能敗的壓力?

紀錄片弔詭之處,在於拍攝對象如果不夠實力強大、不夠熱情、不夠認真,如果拍攝對象不能貢獻三不五時的淚水、受傷、失望、無奈,那麼,這部紀錄片,還有吸引人的力量嗎?



奇蹟的夏天拍攝時間並不長,不像某些紀錄片,花了一年、兩年、三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去關注一個對象。

它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和選手們相處,卻意外地,看到了青春的腳步(這才是電影的奇蹟)。

這群選手正準備從國中升高中,面對著生活裡第一次的轉淚點。不管是國中生涯最後一次的球賽、教練的婚禮、高中時的第一場比賽…。觀眾可以在影片中,清楚地看到了生命的軌跡,還有青春逝去的唏噓。

球賽的輸贏原來不是導演的焦點,他花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去傷懷一段最單純的時光。

同窗三年的情誼,宿舍生活的點滴。

海邊嬉鬧的開心笑臉、球賽結束後的哀傷淚水。

教練的婚禮,像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的展開。

新的球員入學,又是一個時代的展開。

好友畢業,進入不同學校,原本的戰友成了敵人。

片尾前,所有人聚在海邊嬉鬧,像是刻意拍攝的廣告影片;但另一方面,卻又有著選手們努力抓住共處時光,抵抗時間潮流的感傷。

當所有人合拍的團體照片在銀幕上展開,彷彿日後將會幽幽的訴說曾經有過的夏日,那個大家攜手努力、揮灑汗水與淚水的日子。



奇蹟的夏天讓我想起了舞動人生,也讓我想起了站在我這邊。

它有塵世的痛苦,有孩子的努力付出、也有孩子將要面對學業、社會的壓力。更有感慨和大聲討援,期待有心人士可以伸出援手,可以讓泥濘的足球場,有著美麗的草皮…

它同時也是一場青春的好夢,是一群人共有的回憶,透過銀幕播放,感染了所有傷懷逝去青春的觀眾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