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ays-in-heaven-01.jpg

「我這一生最最荒謬的旅程,即將展開....」

《父後七日》在台票房突破2千萬台幣,本土電影受到觀眾歡迎,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當初看到《父後七日》預告片,很被劇中繁複的喪葬禮儀、號啕大哭的孝女白琴、口念經文道士....等畫面所吸引,並預期會看到一部笑中帶淚的好作品。
然而.....,我並不喜歡這部片子。
《父後七日》故事描述阿梅的父親因病過世,她返鄉與哥哥大志、表弟小莊辦理喪事。
龐雜的葬禮事宜,搞得她和家人一個頭兩個大;對父親的思念,亦與日俱增。
死亡啊,從來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父後七日》改編自劉梓潔小姐的得獎散文,將台灣傳統葬禮與在地人文情感做結合。
劉梓潔小姐不但擔任《父後七日》的編劇工作,同時和王育麟先生聯手執導本片。由原作者擔任影片的劇本和導演,照理說,成績應該不會太差,但是《父後七日》擁有多線頗好發揮的故事梗,劇本卻編寫地零落,觀影過程,情緒一直無法發酵。
我很想問問導演,為何要在影片中穿插(回憶)道士和小莊母親曾有過的一段情?這場戲對引導觀眾情緒有何作用?是在告訴觀眾要懂得惜福?還是生命無常、變化萬千??????
我也很想問導演,道士片末告誡小莊,要多回家鄉幫忙,別老是嚮往大都會.....,這語重心長的感慨從何而來?畢竟小莊的父母又不住鄉下,他們都在北部生活哩。要求小莊回鄉幫忙表哥照顧夜市生活,總有點奇怪吧?
我還想問問導演,怎麼電影裡多次呈現父親和女兒的情感,卻吝於給父親和兒子一些篇幅?兒子和父親之間有沒有心結?是否因為父親較疼愛妹妹,導致哥哥內心的不平衡?
當我聽到哥哥跟阿梅說:「爸爸不是什麼事情都跟妳說嗎?」,我預期導演會琢磨一些兩人無法言明的競爭心態,結果也是無疾而終。
還有幾場回憶戲,同樣讓我深陷失望情緒中。
女兒回憶生日當日,父親送給她一顆肉粽,嗯,然後呢?(好吧,見景生情,不須有太多涵意....)
女兒回憶她去夜市拜訪父親和哥哥,父親疼愛女兒,把自己的拖鞋給了女兒穿,接著呢??????片末女兒赤腳走在土地上,算是對父親、鄉土的感念,但.....情緒好淺喔。
情緒好淺,真是我對《父後七日》的最大感想。
兒女們跟父親間的情感好淺;詩人道士對傳統禮俗無人接班的情緒好淺;道士對前女友和現任女友的愛情與感慨也好淺......。
更糟糕的是,電影開場沒多久,阿梅就在銀幕上道出這段話:「我這一生最最荒謬的旅程,即將展開....」。
嘖,我完全不覺得這場喪禮有啥荒謬。
沒錯,地方首長送花圈、罐頭塔、燒紙房子、折蓮花、道士誦經、女兒不斷「哭爸」.....等禮俗都完整地呈現在大銀幕上了,但...我只覺得這是台灣奇特的文化,並無法感受其中的荒謬性!
荒謬是什麼?不知導演有無看過庫斯杜利卡(Emir Kusturica)導演的作品?
庫斯杜利卡導演的《地下社會》,敘述兩位好友愛上同一個女人,戰爭爆發後,其中一位朋友和他的家人為了避難,全部躲到地底生活,幫忙製造軍火;而在地面上生活的朋友,不但娶了美嬌娘,還大發軍火財,即便戰爭結束,亦無告知地底朋友,反讓他們一直在地底下工作工作工作......。(有人性糾葛,才有荒謬的真味啊!)
而且,《地下社會》不僅情節荒誕有趣,導演還奉送魔幻的視覺奇觀,似真似幻、宛若寓言....。
《父後七日》缺的不正是這一味?視覺奇觀不夠放(台灣的喪禮文化,其實是色彩繽紛地,可惜電影未能把握住這個優勢!);每條故事線的收尾,都不夠力、加上劇中人物彼此對照關係未能做更緊密的結合....。
看來,要將精簡的文字化成影像,絕非簡單之事啊!

7-days-in-heaven-02.jpg 

《父後七日》拍的頗用心,道具、美術都盡力呈現傳統喪禮的風貌。
然而有些小細節,看地我坐如針氈,例如小莊母親從法國打電話回台灣,告知幫忙處理喪禮的道士(前男友)她無法趕回台灣參加哥哥葬禮,希望前男友可以代為多照料、擔待些,此時鏡頭很取巧地一直固定在某個麵包店的門面,營造法國場景的感覺,可是......可是......導演先生、小姐,這是不是在台北誠品附近的某麵包店門口取景啊????
還有,阿梅回憶她去夜市拜訪父親和兄長,父親在夜市擺攤賣卡拉OK伴唱帶,他一邊唱著歌、一邊吆喝著:「一塊20元!!!買五塊還送一塊」;另外,兄長在夜市擺棒球九宮格遊戲,兄長吆喝著:「來玩棒球九宮格,送大獎喔!!!」。
父親或兒子都喊的很賣力,但可否請幾個路人演逛夜市民眾啊?或者拍幾組路人經過、駐足攤前的畫面也好,不然夜市看來超冷清,這對父子還喊的如此賣命,到底所為何來????(因為劇情不夠精彩,害我開始注意些有的沒的小細節!)
好吧,部份細節沒打到我,那麼演員群呢?
飾演道士的吳朋奉先生,我給您鼓鼓掌,口氣很讚喔,我覺得你是整部影片念口白和表情演出最自然的一位。
劇中主述者阿梅由王莉雯飾演,不管是突來的沈默、或是憶及往事的淺淺微笑、甚至口條,都有不錯的表現。直到......她回憶起少女時期的自己,刻意用有點誇張的娃娃音和扁嘴裝可愛的笑臉跟父親講話,讓我雞皮疙瘩掉了滿地.....,對,不是好的那種。(大破功!!!!!)
飾演孝女白琴的張詩盈,演技偶爾生澀,但外型和喜劇效果都有了;飾演表弟小莊的陳泰樺,念口白部份再加油點,好嘛?
最後,飾演哥哥的陳家祥,耶!!!好眼熟好眼熟好眼熟,是誰是誰是誰?想了半天才想起我看過他演出的舞台劇《寞日寓言》哩。可惜,《父後七日》沒給哥哥太多表現的空間,整體演出平淡了些。

那麼,我願意推薦《父後七日》嗎?
嗯,我相信影片的幕後團隊都有用心做到最好、做到盡心盡力,但我真的沒被打動。(抱歉!)
閱讀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若你/妳看過我其它文章,覺得看片感想跟香功堂大體相近,那麼《父後七日》或許不會是你/妳們喜歡的類型;相反地,若你/妳跟我看片的想法往往天差地別,那麼,可能會在《父後七日》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吧!

7-days-in-heaven-03.jpg 

後話:
《父後七日》的散文真的比電影精彩許多,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讀這篇散文:
http://usenleo.pixnet.net/blog/post/7364052
我喜歡文章將重點擺在葬禮七日的細碎瑣事上,不像電影版,為了拉寬格局,放了很多拉拉雜雜的人事物,不但沒讓劇情更豐富精彩、反倒模糊了原先動人的元素,可惜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