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ice-adjective-01s.jpg 

「警察,形容詞」讓很多觀眾在戲院內大打呵欠,我卻看得很愉悅。(看完「臉」後,什麼沉悶的電影,都不悶了,哈哈哈哈~~)
電影有綿延不絕的長鏡頭,長時間注視主角的生活瑣碎,跟監、吃飯、和老婆討論芭樂歌詞、寫很長的跟監活動報告....。
為什麼要出現這麼多長鏡頭?為何要讓觀眾如此貼近主角的生活?請再看一次電影片名:「警察,形容詞」,你/妳有什麼想法?
警察,一個講求理性的工作,凡事必要追根究底,查出事件癥結。對政府施行法律進行管理。
形容詞,一類用以修飾名詞的詞類,用以彰顯被修飾的名詞的特徵。
對我來說,警察如果代表理性,那麼,形容詞就是感性的代表。理性與感性是對立的兩面。當理性與感性衝突時,該如何抉擇?
「警察,形容詞」討論的正是這樣的議題,一名具正義感的警察Cristi跟監吸大麻的青少年一段時間,主管要求他趕快結案、抓人問罪,Cristi始終不願意採取動作。
主管問他為何不願收網,Cristi的理由包括:罪證還未確定、少年們吸食大麻是因為年輕不懂事、其他歐洲國家吸大麻已非問題,Cristi相信羅馬尼亞的憲法過幾年也會修改、並表示如果貿然逮捕少年,而他們又不願(無法)供出藥頭,那麼這些未成年的青年,將難逃牢獄之災....。
聽了Cristi的解釋,主管要求他解釋「良心」兩字的意義。
Cristi說:良心就是不做任何違背自己內心的惡事,就是不做讓自己後悔的事情。
主管接著請人拿了本字典給Cristi,要他查查字典裡的不同名詞,從「良心」、「警察」、「道德規範」....,整整十五分鐘的辭彙解釋,帶領觀眾上了一堂「何謂警察、何謂法律、若情感面凌駕法律之上會引發什麼混亂」的課程。
銀幕上的解釋冗長一串,腦袋渾屯的思緒卻逐漸清晰明朗。
當私人情感面介入法律層面,足以補齊法律的不足?或將因為人們各自心證(不同的人,對「對、錯」的認知有著認知上的差異),反會引起更大的問題與混亂?
這時我才明白導演何以鉅細靡遺地呈現Cristi的生活、為何要一字不漏地呈現Cristi的跟監報告,因為,唯有不斷強調Cristi執行任務時的理性,才能凸顯他內心感性部份的衝突與矛盾。

plice-adjective-02s.jpg 

觀賞「警察,形容詞」,我又再次想起「不能沒有你」。
「不能沒有你」以感性的態度來面對制度的缺憾;「警察,形容詞」用理性的態度解釋掌權者的必要難處(或必要之惡)。
將兩片擺在一起欣賞,其實很有意思。
「警察,形容詞」很適合當教材片,放給在執法單位上班的人員觀賞。
不僅可以教育他們在處理法律案件時,需要付出的耐心與毅力;也幫助他們明白自己擁有的權力,若不小心謹慎,便可能引發的連串問題。
放給一般民眾觀賞,可以讓大家對法律制度的運作,有更深入完整的了解。
(不講情面的執法,不代表完美,只能說在情與法之間的拿捏,需要的是雙方面的互諒與努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