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trict9-01.jpg 

好萊塢鬧創意荒?不怕(現在講「不怕」這兩個字,我都會想起陳凱歌導演的「梅蘭芳」,哈哈哈哈~~看過電影的朋友才知道我在講啥~~),它們就是有辦法向外延伸觸角,把好的人才納入旗下體制,加上超強的電影工業技術,推出商業與藝術兼顧的優質作品。
南非導演Neill Blomkam在05年拍了短片「Alive in Joburg」,引起紐西蘭導演Peter Jackson的注意,在他的引薦下,Neill Blomkam得以跨入好萊塢領域,以更多的資金、更大的企圖,拍出「Alive in Joburg」的加長版「第九禁區」。
「第九禁區」故事描述一艘外星太空船在南非約翰尼斯堡上空滯留,裡頭住了百萬外星難民。
人類政府基於人道精神,於太空船底下,闢一特區,收容外星難民(實際上是便於管理)。
二十年後,第九禁區由於長期疏於管理、加上人類社群對外來者的恐懼與不安,讓該區域成了牛鬼蛇神聚集地。
有剝削外星人的黑心商人、有試圖取得外星人武器的幫派,用以壯大勢力、也有人類政府與企業覬覦外星科技可能帶來的龐大商機,隨意捕捉外星人,做解剖實驗....。
人們對於外來者的排斥、歧視、與恐懼;外來者因無法融入新世界,成了弱勢,遭強權踐踏;難民思鄉,卻找不到返家之路;企業、政府為達目的,用花言巧語誆騙群眾;幫派爭權,弱肉強食....。
「第九禁區」擁有科幻電影的外衣,講的故事,卻像是你/妳我生活的現實世界。
外星人,代表的是第三世界的人民、低下階層的弱勢族群、甚至是在台灣打拼的外籍勞工。
即便他們努力融入新生活,卻因皮相的明顯差異、因為語言的不同,而受到排擠。
為求生存,有人費盡心力拼活路,只是,爭自由的路上,常是荊棘遍佈、血腥不斷。

district9-02.jpg 

「第九禁區」的男主角Wikus,是個政府官員,他在外星人面前,代表著威權;可是在政府單位中、在掌大權的岳父身旁,又僅是個可供犧牲的棋子。(權力的階級,也是一種恐怖啊~)
Wikus因為誤觸外星黑水,身體慢慢變形成外星人的模樣。
由於外觀的改變,讓他得以用不同的角度去檢視自己的過去與未來,曾經是欺壓者,放火燒外星卵,還會笑著說:聽起來很像爆米花的聲音吧;如今變成弱勢群體,才體認過往的自私與冷血。
Wikus的改變,彷如卡夫卡的「變形記」重現;亦讓我聯想起凱文科斯納的「與狼共舞」,白人軍官對異文化的好奇、排斥、認同、到最後穿上印第安服飾、說印第安語、跟原本的陣營敵對,完成另一種形式的轉變(變形)。
英雄的誕生,在於學會犧牲自我、成就他人的偉大情操。聽起來是不是很老套?
沒錯,除了拿外星人和種族問題做對應的創意,影片充滿著老電影情懷。
男主角心境的轉變、外星父子的互動、英雄的孤單、片尾那朵鋼鐵玫瑰....,類似情節、橋段皆常見於好萊塢電影。
而「偽」紀錄片的手法,則讓人想起「柯洛佛檔案」。
然而,相較於「柯洛佛檔案」的「點」創意(劇本很貧血),「第九禁區」在劇本的曖昧與玩味處,大大勝出。
加上導演初生之犢不畏虎,動作場面處理地流暢又大器,即便影片成本不高,但畫面張力一點都不遜於主流片廠的動作大片。(掌聲鼓勵!!!)

district9-03.jpg 

最近一個月,接連看了幾部讓人驚喜、驚艷的佳作。
從「2009月球漫步」、「戀夏五百日」,到「第九禁區」和「G型教主」,這些作品成本都不高、不約而同嘗試在既定類型中,挖掘新的觀點與思惟。
有新意、也有古典、通俗劇的魅力,直叫人喜出望外,難怪美國票房都不算差,可見好電影,仍可吸引觀眾進戲院捧場。
喜歡科幻、動作電影的朋友,千萬別錯過「第九禁區」啊。

後話一:
這星期又有一部小成本大賣座的「偽」紀錄片「靈動:鬼影實錄」在台上映,嘖嘖,這片我也想看,只是.....我膽子真的很小哩,很怕會嚇到晚上難入眠,哈哈哈哈哈。

後話二:
「第九禁區」的劇情,讓我聯想到月中即將上映的強片「阿凡達」。
我覺得「阿凡達」的畫面震撼度一定會大勝「第九禁區」,但劇本的細膩度就不得而知了。
希望「阿凡達」不會讓人失望啊,畢竟這是導演詹姆斯科麥隆沈寂多年後的第一部「商業」作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