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anoia-agent-01.jpg  

 

今敏導演監製的動畫劇集《妄想代理人》,是一部探討脆弱/堅毅(天使與魔鬼並存)心靈的作品。
全套共13集,描述人氣設計師鷺月子遭神祕人物攻擊,她跟警方說:「兇手帶著鴨嘴帽,穿一雙金色直排輪鞋,手執一根打彎的球棒,大約小學生年紀,攻擊時,臉上會露出令人不舒服的怪異笑容。」
媒體稱這名隨機攻擊路人的怪客為「球棒少年」;兩名警探傾力辦案,卻發現事件發展超乎預期,越來越多攻擊事件發生、越來越多離奇案情(流言)讓他們陷入迷霧,分不清真假,找不著方向。
究竟「球棒少年」是誰?他的來歷為何?又為何要四處攻擊無辜百姓?

一口氣將《妄想代理人》看完,實在過癮。
《妄想代理人》是一部今敏導演提出概念,交由多位創作者共同完成的大型創作。
裡面包覆著今敏導演關注的議題:「人類的心靈世界」,不管是《藍色恐懼》、《千年女優》或《盜夢偵探》,在導演眼中,人腦往往是最偉大也最恐怖的所在。
《妄想代理人》可以切分成兩個塊面觀賞,前半場(1~7集),有節制地描述每位受害者的心裡狀態,隨著受害人數激增,辦案警探逐漸發現他們之間的共通特點「受害人都在其內心最脆弱、無助的時候遭到攻擊」。
到了後半場(8~13集),故事調性大轉彎,「球棒少年」從實入虛,他,成了社群裡的厲鬼,成了哈利波特的佛地魔,成了畏懼的代名詞。
呼,我必須說,《妄想代理人》前半段好看,後半段,則是精彩地不像話。
故事越來越匪夷所思,卻也越來越合理,多麼矛盾,又多麼理所當然。
從單一的攻擊事件,慢慢擴散、蔓延,彷如不知名疾病,襲擊社會每個角落。
探討日本現代社會的各種光怪陸離現象,過度沉迷於虛擬網路世界、集體自殺、偶像崇拜、資訊焦躁......,每個人都在陷落,每個人都在恐慌。
害怕跟不上時代、害怕買不到最熱門的玩偶、害怕被人瞧不起、害怕工作表現不如預期....,還有,害怕自己。
最恐怖的敵人,就是自己的心魔啊。
記得小時候,月考分數淒涼,看著試卷紙上的難堪成績,隨手篡改分數,只為逃避父母親的一頓責罵。
長大後,公司大頭看著稿子,隨意發表意見,改這個改那個,將稿子改地面目全非,由於討厭爭執,遂默默地將頁面改成對方喜愛的模樣。
為何這般怯弱與膽小?為何不敢或不願意挺身而出?
不斷迴避他人的挑戰,久了,是否會信以為真,以為自己真的很糟糕?
《妄想代理人》將這種對自身懷疑的恐懼提煉出來,聚集成驚人的心靈怪物,一幅猶如末日的景象,便在眼前展開。
所有的惡,都源自某個不起眼的點,逐步累積成驚人塊面,終難控制;如何解決?自然得回歸根本,回歸到我們自身。
這樣的論述,讓我聯想起《盜夢偵探》異曲同工之妙的收場,今敏導演一方面批判人心的脆弱,卻也一方面讚揚人心的堅毅。
人啊,永遠不會只有一個面向。

paranoia-agent-02.jpg

雖然《妄想代理人》的故事發想源自今敏導演,但每一集動畫風格皆不盡相同。
人物、畫風、敘事、剪接都有些微差異,其中一集甚至還出現少女漫畫風(諷刺經典純愛劇情),讓我為之驚喜又捧腹大笑。
集體創作,好處是包羅萬象,創意火花四射;缺點則是難以統合不同創作者的水準。
例如第2集和第7集的分鏡、畫風,剛巧是我不太欣賞的處理方式,多少會影響我對整套劇集的喜愛程度。
儘管如此,一套2004年推出的電視動畫劇集能有這樣的視界與眼光,處理如此大膽又不耍笨的劇本,挑戰觀眾的理解能力,著實是好樣的啊!!!!
我只花了兩天時間就把這套動畫劇集啃完,一方面是因為我本來就愛看動畫,還有一方面則是故事有趣,讓人一片接一片往下看,停不下來。
嘖,真想買一套來收藏,朋友鼓勵說:「買啊,就當作是幫著復甦日本震後經濟!」
嗯嗯嗯,也對,畢竟我真的非常喜歡今敏導演的作品啊。

喜愛今敏導演作品的朋友們,或許老早看過《妄想代理人》了吧,如果沒有的話,趕快去找來瞧瞧,不會失望的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