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Turin-Horse-01.jpg

恭喜貝拉塔爾導演的《都靈之馬》暫時登上我今年金馬影展的「雷片王」寶座!!!(灑花)
說是雷片,其實看片過程還算精神奕奕,只是節奏實在緩慢,周遭不時傳來陣陣規律打呼聲及坐立難安的翻動聲響,饒有興味。

《都靈之馬》以哲學家尼采的故事開展。敘述尼采在義大利都靈街上瞧見一匹不聽命令的馬兒遭馬伕毒打,尼采見狀阻止馬伕行為並抱著馬兒痛哭,返家後躺了數日,醒轉的第一句話是:「媽媽,我真蠢」.....。
在這段說書後,影片主角(一對父女)進入畫面,第一日,狂風大作,父親剛從外地返家,女兒幫忙卸下馬兒身上的貨物,並將馬牽入馬廄休息。
父女倆回到房裡,女兒幫父親更衣,父親躺在床上小睡,女兒繼續忙做家事,燒炭、燒水、煮食馬鈴薯,喚醒沉睡的父親,兩人各吃掉一顆灑了點鹽巴的水煮馬鈴薯,女兒收拾碗盤,就寢。
第二日,一切照常,提水、煮水、煮食、用膳....,除了朋友來買點水果酒小小寒暄外,家裡的馬兒不知為何一副疲憊模樣。
第三日,生活繼續。一群吉普賽人在住家附近出現,喝了他們的井水,父親震怒趕跑了這群流浪漢。馬廄裡的馬兒,不再吃東西。
第四日,女兒驚恐地發現水井的水全部不見了。該死的吉普賽人,父親罵道。
第五日,父親要女兒把東西收拾收拾,他說該搬家了。倆人帶著所有家當和馬匹一起離去,卻又在半途折返,唉,能去哪呢?放眼望去全是一片荒蕪。當晚,油燈莫名點不著,連炭火都要滅了。父親無奈地說:「先睡吧,明天再來試試」。
此時窗外的狂風止息,屋內與屋外,都是一片死寂。
第六日,父親和女兒做在飯桌前用膳,父親勸說:「吃點東西吧,妳需要體力。」,說完,他咬了一口馬鈴薯,竟是生硬.....。

《都靈之馬》沒有半分毫的戲劇高潮;鏡頭極度冷靜,以近似紀錄片的方式捕捉劇中主角的窮困生活。看似流水帳的生活記事,內裡卻埋藏著導演的用心。
其一,觀看角度的差異。
第一日鏡頭關注的對象是滿臉皺紋的父親、第二日是被風吹地披頭散髮的女兒、第三日換成馬廄內的馬兒看著廄房大門關上,黑暗來襲、第四日後,父女倆各佔據鏡頭的一方。
鏡位改變觀看的對象,或許是希望冗長的情節有些變化;或者,暗示著不管從父親或女兒或馬匹的角度,他們都是生命共同體,在艱困環境求生存的同時,也攜手步入無法逃脫的困境。

(底下有雷啊!不過本片既是雷片王,我想看個雷文應該沒差!)

The-Turin-Horse-02.jpg  

其二,媽啊,還要多慘啊?
導演花了很長的篇幅在描述第一、二日的生活細節,我本不明白導演幹啥要把細節講的如此通透,後來看到第六日,我才明白導演原來是在咱們腦袋裡打劇情地基啊。
影片鉅細靡遺地呈現主角們生存的環境如何險惡、瞧見父親已經癱瘓的右手、明白馬兒身體出了狀況,大約是活不久了、每日吃的食物通通都是簡單的水煮馬鈴薯(我再也不會抱怨50元便當了!!!)......等等等。
見此艱困生活,觀眾們莫不在心中大喊:「這家人也太慘了,總不會更慘了吧!」
誰知道,慘中還有慘。當女兒發現水井的水已經全部被吉普賽人掃光,父親當機立斷要搬離這悲慘家園;可是能搬去哪?一個行動不便的老人和一個體弱女子外加一匹病馬,搬去哪有差嘛?離開未必能改善他們的困境,所以這家人走了又回,一臉無奈。
更悲苦的是,返家當晚,油燈耗盡、炭火全熄,隔日早上無火可用亦無法烹煮食物。
唉,才說天天吃馬鈴薯很慘,現在只剩生食,想想,熱呼呼的馬鈴薯似乎又是更高一等的享受了。
當故事來到第六日,畫面一片灰暗,父親和女兒對坐著用早餐,燈光漸暗,這兩個人影被黑暗吞噬,被生活吞噬,被社會吞噬,被自然吞噬,被強者吞噬。
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過?我不敢想。
無法逃脫的悲慘,呼應了開場尼采與都靈之馬的故事。(被箝制又逃不開的命運!)
慘不慘?慘慘慘慘慘!!!
老實說,第五日夜晚,父親說「先睡吧,明天再來試試」,我還滿懷希望導演可以給這對父女一個比較正面樂觀的結局(一如《亂世佳人》的經典台詞「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可是貝拉塔爾導演畢竟不是好萊塢導演,對他來說生活在困境的人們或許下場悲苦,可是至少他們努力過,奮鬥過,也活過。
也許,這樣就夠了吧。

看完《都靈之馬》,心情鬱悶。
影片結束後,現場響起一陣掌聲,喲,我還以為大家都睡著了,原來大夥還算看地痛快?????
嗯,我不會特別推薦《都靈之馬》給大家,畢竟它符合我的雷片規格:節奏緩慢、沒有高潮迭起或激勵人心的情節、鏡頭使用非常精簡,一個場景可以拍很久(應該很省錢吧?)、還有,配樂也跟著精簡,整部影片好像就兩首配樂在交替使用.....等等等等。
但我不討厭《都靈之馬》,悲慘劇情反讓我覺得自己很幸福,懂著惜福,總不會是壞事吧。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