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Sessions-01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性福療程》,講述幼時罹患小兒痲痺症的Mark O'Brien,邁入38歲年紀終於有了「破處」勇氣,他問神父:「沒有婚姻生活卻有婚前性行為是否不合宗教規範?」;神父鼓勵Mark說:「上帝會對你法外開恩啦!」;既然如此,還有啥好閉俗,Mark找上「性輔導師」Cheryl幫忙,在四次療程中,Mark逐漸從一名害羞、焦慮的大男孩,慢慢轉變成懂愛也懂著失落的男人;而Cheryl在與Mark相處的過程,似乎也陷入移情作用,對這位敏感善良的男子產生如老師、母親、愛人般的情感.......。

The-Sessions-02

前一個晚上才看了悲慘晚年生活的《愛‧慕》,隔天馬上來部正面積極的《性福療程》,兩樣極端病痛書寫,何者比較貼近現實真相?不禁想起《少年Pi的奇幻漂流》:「兩個故事你喜歡哪一個?你相信哪一個?」
老實說,我喜歡也相信《愛‧慕》更多。
但《性福療程》會是一部電影台播映時(應該會剪片剪到面目模糊),我願意不斷重複觀賞的作品,因為它讓我相信就算你/妳一輩子都只能躺在床上過活,人生依然會找到它的幸福出口;只要你/妳夠敏感夠細心夠體貼,仍能遇見那個「唯一」;只要你/妳願意肯定自己,拋棄加諸在身上的壓力與束縛與教條,世界將會為你/妳敞開大門。
《性福療程》是一部讓人看了心痛卻也嚐得到幸福滋味的小品,透過Mark和Cheryl的療程,我們發現扭曲的原來不是Mark萎縮的身軀,而是長年累月對自我無法認同的哀傷心情;如果母親沒有過度照顧我,妹妹是否還會活著;如果我沒有罹患小兒痲痺,我會不會愛自己多些?如果沒有我,家人會不會過的更好些?
Mark在Cheryl的幫助下開始探索他的身體,象徵著他終於願意正視內心對自我存在的肯定與否定兩樣矛盾情緒;某日Cheryl拿著鏡子映照著Mark的身軀,她對他說:「Mark這就是你的身體。」,Mark抬眼看著鏡中的自己,臉上微微泛開笑容;這一幕很美,唯有肯定自己,才能真正邁出下一步吧。(金馬影展觀賞的《閃亮女聲》也是講述類似心情)
《性福療程》片末,Mark感慨地說:「平白浪費大半輩子,才有踏出去的勇氣,實在可惜。」,呵呵,我想人生最大的悲劇不是太晚才開始奮力過生活,而是一輩子過去後才明白自己從來沒有努力過;好芭樂的勵志精神,但不無道理,不是嗎?

當然啦,《性福療程》又不僅是一部勵志電影,它也是愛情電影。
有性無愛,那是快感;有性有愛,那叫圓滿。
看著Mark面對療程即將結束的失落神色,故作堅強笑著目送愛人離去,卻無法也無力起身追趕,我心裡既是不捨卻又稍感欣慰;唉,唯有愛過才知心痛,Mark歡迎你成為這個俗世的一份子。

The-Sessions-03

我帶著頗高期望進場觀賞《性福療程》,可惜影片的感動力道不如預期中強悍。(金馬影展期間大量看片,很容易比較出電影的高低之別)
然而我依然喜歡這部溫馨小品,導演Ben Lewin將影片拍地幽默逗趣不在話下(劇本也是出自導演之手),演員更是本片不容忽視的超大亮點。
亮點一,飾演Mark的John Hawkes,單靠臉部動作來傳遞快樂滿足憂傷等複雜情緒,拿捏細膩又到位,讓這過了中年才行大運的男演員有了再次挑戰奧斯卡獎的機會(加油!!)。
亮點二,飾演觀念開放又有包容胸襟神父的William H. Macy,相當適合這類溫馨喜劇演出,一出場就鎮住場面,儘管奧斯卡仍未肯定過他的演技(《冰血暴》有獲得男配角入圍),但William H. Macy始終是我心目中有料中咖演員佼佼者之一。
亮點三,許久不見的奧斯卡影后Helen Hunt!
老天,Helen Hunt真是霍出去了,大方裸露三點,絲毫不扭捏;劇中有一幕Helen Hunt參加猶太教洗禮,她被要求脫下外衣,Helen沒有猶豫便褪下衣服,幫她進行洗禮儀式的女士說:「妳對裸露感到非常自在呢,我常碰到年輕女生問我說可不可以穿著衣服洗禮,哈,何必呢?身體是神聖的,我們不該對自己的身體感到羞恥啊。」,我想這段話也可以拿來解釋Helen願意接演《性福療程》的原因吧。

The-Sessions-04  

《性福療程》在11月20日中午12:10仍有一放映場次,喜歡《潛水鐘與蝴蝶》、《我的左腳》這類勵志型作品的朋友,別錯過搶先在大銀幕觀賞本片的機會喔!
假如抽不出時間追金馬影展也不用擔心,《性福療程》明年會登上台灣院線啦!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