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kill-01

「我們深愛自己母親卻又不自知,唯有最終分離之際,才明瞭這份愛的根紮得有多深。」作家,莫泊桑(Maupassant)

今年金馬國際影展將選映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導演新片《親愛媽咪》,趕緊抓了個空,把早該觀賞卻一直沒看的《聽媽媽的話》給補上,看完後只能讚嘆的說:「心思敏感的孩子,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是比尋常人多了份細膩、衝撞與質疑,以及隨之而來的理解與擁抱。」

《聽媽媽的話》的某些片段,讓我一度以為將看到加拿大版《夢幻天堂》(真實事件改編,關於兩個相戀的年輕女孩,聯手謀殺其中一人母親的悲劇/驚悚劇),幸好電影沒有掉入駭人聽聞的情節中。
《聽媽媽的話》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母子戰爭,劍拔弩張的對峙,是青春成長的叛逆、是同住一個屋簷下卻又各自獨立生活的陌生人、是高聳入天的巴比倫塔,無法被克服的溝通障礙、是憎恨中帶著愛,愛情裡又擺脫不了憎恨的矛盾與混亂。
年僅19歲的札維耶.多藍,寫了這個或許是取材自自身經驗的劇本,用攝影機拍下令人難忘、誠實、不加妝點修飾的親密又疏離的母子關係。
我非常喜歡札維耶.多藍呈現的衝突場面,母親與兒子Hubert、妥協老成與叛逆不羈、經濟優勢與弱勢,衝突總在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細節中被彰顯出來(原來也沒那麼的無關緊要),佔優勢的一方,說話刻意維持輕聲細語,習慣用蠻不在乎來武裝自己(我是成年人、我很文明),「不在乎」可以是種武器,一種沒有你我過的更好、沒有我看你要怎麼辦的嘲弄;弱勢的一方,總是氣急敗壞,嘴裡吐出的話語,句句都傷人,句句都在測試對方的反應,你/妳會不會被我激怒、你/妳會不會表現出受傷的神情,讓我相信你/妳還愛我、你/妳還在乎我?
兩個不認輸也不願意花心思去理解對方的彼此,讓可能的和解機會,在砲聲隆隆的爭執煙硝中給錯過了。

i-kill-02

「這輩子唯一該殺死的東西,就是內心的敵人。但那難上加難,駕馭它會是種藝術。而我們,能當多好的藝術家呢?」

《聽媽媽的話》之於我猶如一幅色彩鮮豔大膽的畫作,作品透露著直率、坦承、甚至帶點粗獷氣質,而在大筆揮灑的筆觸中,又能瞧見作者的細膩技巧與情感;札維耶.多藍身兼編導演的處女作,確實讓影迷見識到他傲人的才氣。
除了一鳴驚人的札維耶.多藍外,飾演母親的Anne Dorval,也有著極精彩的演出,將母親的驕傲與悲傷與不近人情等情緒,給演的絲絲入扣;另外,《雙面勞倫斯》的女主角Suzanne Clément在《聽媽媽的話》裡飾演善解人意的女老師Kyla一角,她在片中的篇幅不多,卻是個極溫暖且重要的存在與對照,她和年輕Hubert有著相似的靈魂與經歷,Kyla花費近10年時間逃避她和父親的問題,並為此感到後悔與遺憾,因此Kyla能夠理解/體會Hubert的挫敗與憤怒,她只希望Hubert可以做出/走出與她不同的抉擇/人生。
當Hubert被母親送往寄宿學校時,Kyla送了本書給他,那是作家阿爾弗雷德·德·繆塞(Alfred de Musset)的著作,她說:「讀一下218頁的詩,最後一節。」

218頁,最後一節的詩作這麼寫著。
「我的母親。
我向你坦承虛偽世界的暗礁。
撞開我那葉脆弱的扁舟。
我願以所有幸福來換取母親的溫柔。」

一首詩,鼓勵著Hubert勇敢面對他和母親的關係。一首詩,是Kyla埋藏多年的遺憾寫照。

i-kill-03  

看完《聽媽媽的話》,隨手翻了手邊正在閱讀的小說《時空旅行社》第218頁最後一節文字,上面寫著:
但是這個恨,不只是來自機器人的造反,父母和兄弟姊妹遭殘忍殺害,或者地球被瘋狂破壞,也無關於所羅門帶著厭倦的漠然射殺他。都不是!這份仇恨要追溯到更久以前,早在他的過去就已經埋下了。

出於好奇,翻了《麥田捕手》第218頁最後一節文字。
他很替那孩子難受,那個醫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他才在她臉上蓋了條毯子,把她悶死,後來他們把他關禁監牢,判他無期徒刑,可是那個被他悶死的孩子老是來看他,為他所做的事向他道謝。他是出於善意殺人的,不過他知道自己應該坐牢。

想想,又把三島由紀夫的《金閣寺》給翻出來,第218頁最後一節文字寫著:
柏木說著從衣兜裡把折疊得整整齊齊的借據─這些借據他總是放在衣兜裡─掏了出來,攤開讓我看了看。我剛要伸手去拿,他慌忙地疊好又放回衣兜裡,大概是怕我把它弄破了吧。我的眼睛裡只留下了刺眼的朱紅色拇指紋的殘像。我的指紋顯得格外的淒慘。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