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酒-01

人生三件大事,結婚,生子,抱孫子。

來自臺灣的丹尼和美國愛人泰德想要有個孩子,丹尼母親(歸亞蕾飾演)滿心歡喜飛去美國幫兒子物色孕母人選,只是母親對孕母百般挑剔、不願承認泰德和丹尼的關係、在朋友面前刻意隱瞞兒子是同志的事實等,夾在母親和泰德和理想生活中間的丹尼,一邊安撫泰德的情緒,一邊想法找到合適孕母,一邊爭取母親對他的認同,究竟這場混戰會怎麼落幕?

鄭伯昱導演的《滿月酒》有小小打動我。
這是一部兒子送給母親的情詩電影(導演寫自己的故事),不管母親如何無法接受他的性向,怎麼對他感到失望,兒子仍是一再想法討好母親,他說:「我需要妳(母親)以我為傲。」,因此丹尼從美國洛杉磯到印度到台灣到曼谷,只為產下一名健康孩子的行動,追求的不單是「我想要有個家」,更是「我希望這件事(給母親抱孫子的願望),能讓母親為我感到開心感到驕傲」。
電影最後,母親與兒子臉上都綻放笑容,這已是他們能夠為彼此找到最恰當的結果(或許仍不是母親心目中的最完美),接受了現況,並對妥協感到滿意。

(底下會提到關鍵劇情喔)

滿月酒-02

《滿月酒》整體情調溫馨幽默,但部分劇情設定在我心中過不去,也就難有共鳴。
丹尼母親對代理孕母的要求,永遠都是高學歷、有教養、家庭背景不能太差云云,好像學歷低或經濟困頓的女性生出來的孩子,就會低人一等似地(甚至暗地去調查孕母身家背景,覺得不滿意後再當面羞辱對方);丹尼一開始覺得母親行徑誇張,後來竟也接受母親論點,用一些我覺得「不太舒服」的方式去測試(實驗)孕母是否合適;影片後段,丹尼找上在母親家幫傭的印尼女孩米奇擔任代理孕母一職,丹尼母親跟米奇說:「別擔心,我們要的不是妳的卵子,只是妳的身體。」,這段話聽起來刺耳,雖說那凸顯了米奇的無奈,她確實是現實生活中的弱勢,而她只能依靠/依賴擔任代理孕母一職來達成自己返鄉的願望,有種半強迫式的悲傷,可惜電影沒能給予米奇更多些心境、家庭位階變化的篇幅,使得這名角色一直給我種完整度不夠的感受。
《滿月酒》不時流露出「上對下」的階級優越意識,無論是劇中人物的穿著、打扮、談吐或是住家環境的擺設陳列等(講話溫文有禮,絕不口出惡言者,等於有教養,相反的,居住環境落後或是講話大聲的人就被歸類在沒教養或在影片中擔任「丑角」角色;),都是如此,即便是表現感激的時刻,我們(強勢/丹尼一家)謝謝妳(弱勢/外來勞工),依然給了我一種上位者表現自己對弱勢者有著同理心的優越感(丹尼母親送給米奇的那盒櫻桃尤其如此)。

滿月酒-03  

《滿月酒》的亮點,自是歸亞蕾收放自如的演技以及這個角色的某些設定(儘管不討喜),母親之所以隱瞞孩子性向,因為害怕她花一輩子築起的驕傲高牆(完美表象)將會崩毀,從此在朋友面前抬不了頭,所以她只能武裝自己,帶著攻擊性態度面對生活大小事,不願顯露一點點挫敗,劇中,泰德責備丹尼其實不懂她母親的掙扎,我想是有道理的:只是,影片若能多鋪陳點母親的背景資料,厚實母親「強勢性格」的背後成因,這個角色應該可以引起更多觀眾的共鳴才是。
此外,《滿月酒》的配樂有點政府公益廣告的味道,正確的很無趣(抱歉);丹尼的口頭禪「Okay?!」,多到讓人煩躁;丹尼弟弟只有在電影頭和尾巴出現,可惜了他和丹尼處境的對照趣味(同志 VS 異性戀、陽光泰德 VS 弟弟的搞怪女友等)。

最後,我對《滿月酒》有個疑惑,為何電影畫面常常都是歪斜的角度,是暗示劇中人物生活狀態的傾斜與不平衡狀態嗎?(應該不是攝影機沒擺好位置吧?因為歪斜的畫面實在太多了哩。)

補充:
電影中,丹尼和泰德是同志,對異性戀來說他們是弱勢,可是對同志族群來說,外貌姣好、談吐優雅、事業有成的他們,又是絕對的優勢;不管是丹尼或泰德,他們的形象都光明正面的沒有沾染任何灰暗氣息,應該說,他們呈現的形象,大概是異性戀主導的社會較能接受的同志伴侶該有的形象;忍不住要想,假如其中一位同志是第三性或異裝者,社會大眾的接受度與包容性會不會有所改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