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滿滿都是雷,請斟酌閱讀)

「如果我們今天一起成長,結果就會不一樣吧。」小綠。

《六 弄咖啡館》講的是遠距離戀愛的「未知數」,深愛心蕊的小綠,即使大學分隔兩地,依然對女友不離不棄,努力打工存錢,只為買車票北上見女友一面,然而身在台 北的心蕊不斷的成長,她不想原地踏步走,生活還有好多的事想要一一完成,而留在南部的小綠卻焦慮地只想把時間停留在某個「完美」時刻,小綠拒絕告別青春, 拒絕迎接長大,導致一北一南的兩人關係像是一條不斷朝極端兩方拉扯的橡皮筋,終有一天會彈性疲乏的啊。
《六弄咖啡館》最讓我聞之酸楚的台詞,莫過於小綠實現他與心蕊的諾言,放起燦爛煙花,煙火在空中綻放,美麗卻很短暫。
小綠說:「這是我們的第一個約定。」
心蕊說:「你不說我還真的忘記了。」
小綠說:「可是我不會忘記。」
聽見他們兩人的差異了嗎?不對等的愛情,一方總在付出,一方總在接受,久了,不管是付出的或是接受的彼此,心裡都有愧咎與不安吧

心蕊:「遠距離戀愛只會把我們的差距提早浮上檯面。」

我想,不管小綠當初有無考上台北大學,他和心蕊遲早會走上分手一途,能夠長時間攜手走下去的彼此,往往不是因為愛很偉大,而是在對方身上找到共同經營人生的「信心」,心蕊三番兩次問小綠:「要怎樣你不知道?」,已經暗示心蕊對小綠的「欠缺信心/信任」(而小綠其實也看出心蕊的改變,才會反覆問著:「妳有沒有覺得妳不一樣了。」);《六弄咖啡館》令我想起吉田修一的《春天,相遇在巴尼斯百貨》中的一段文字:「說好聽點,或許是出於被一個自己不愛的人所愛而產生的罪惡感,但實際上,或許只是厭惡自己竟不愛那麼一個愛自己的人並為此感到彆扭。」,我在想,心蕊面對無怨無悔愛著她疼著她的小綠,是否也有類似心情?




「愛不會因為距離而脆弱,人才會。」柏智。

《六 弄咖啡館》與《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和《我的少女時代》一樣,都有青春的無憂與歡笑,也不約而同觸及長大後所要面對的不盡如人意的現實;不同的是, 《六弄咖啡館》在典型青春愛情電影公式中,另外提煉一段極其動人的「友誼」支線;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只有我對你始終不離不棄,這才是真正的友情才是真正的 愛情!
看完《六弄咖啡館》,很難不喜歡蕭柏智這個角色。
只是相較於《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或《我的少女時代》,《六弄咖啡館》有著加倍哀傷的結局,令時間/青春/純真已然消逝的感慨更加強勁,看著片末成年的蕭柏智(戴立忍飾演)在海邊不斷重複他與小綠年輕時的「好友標準動作」,我內心升起偌大惆悵,我是說,這個動作交由年輕人來做,那是青春無敵的傻氣與奔放與叛逆,可是交由中年人來做,就是尷尬與想要緊緊抓住什麼,卻發現那個什麼早就不在了的無奈

「我發現我們都有類似的青春。」梁小姐
「只是有不一樣的人生。」柏智。

《六弄咖啡館》有些細節與劇情處理,稍稍干擾著我。
例如每個轉場中間的字卡:「年少輕狂我們都是這樣過來的,包括暗戀」、「喜歡是一種能力,被喜歡是一種天賦」等,實在有些畫蛇添足,好像擔心觀眾看不懂電影,非要加上幾句解釋才放心?(很像去圖書館借書,發現書上面被畫滿重點.....)
再 者,電影裡有兩組「遠距離」愛情,一是小綠與心蕊,一是柏智與心怡,前者悲劇收場,後者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喜劇結果;由於柏智和心怡的愛情故事幾乎從電影 中段便消聲匿跡,導致修成正果的遠距離戀愛或是柏智跟傷心的咖啡館客人梁小姐的對話(人生的兩樣結果),無法跟小綠與心蕊的悲劇產生相互對照的火花。
另外,我沒讀過《六弄咖啡館》小說,看完電影,我依然不清楚為何咖啡館名稱叫做「六弄」咖啡館,是因為地址的關係?跟小綠致意?呼應「不弄不行」的學生時代遊戲?還是我漏看了啥?!(好啦,咖啡館名稱可能不是重點吧,柏智開了咖啡館這件事才是重點!)




「我與妳同在。」小綠。
「你不在。」心蕊。

《六弄咖啡館》不算完美,但我不討厭這部影片,一來是我喜歡電影對於「角色」的溫柔,沒有粗暴的批判死亡或是譴責人的脆弱,而是以同理心態度去面對小綠與心蕊各自的「選擇」; 二來是年輕演員們表現的相當好,尤其喜歡飾演小綠的董子健,董子健的口條調整的很不錯,雖然偶爾還是會漏餡(中國腔調),但我深深覺得小綠這個角色若是交 給演技生澀的演員擔綱,可能會流於負面與不討喜;同樣的,飾演心蕊的顏卓靈也是一整個光彩奪目,從靜到放到愛情的反覆,顏卓靈都有演出心蕊不同時期的細微 改變,大愛。

最後,《六弄咖啡館》有個千面人張少懷,一會是教官一會是打工店老闆一會是「愛貓園」店員,哈哈,我喜歡張少懷到處串場的趣味,只是我不太理解為何導演要請他一人分飾多角的意義與作用(單純覺得有趣?)。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