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 雪兒的父親屠殺27名成年人與孩子而入獄,她和母親成為被媒體追逐的焦點;多年過去,蜜雪兒父親只要試著申請假釋,屠殺案就會被新聞媒體翻出與討論,母女 倆經常遭受不明人士騷擾;蜜雪兒經營一家電玩遊戲公司,遊戲內容多是關於女性被虐待與強暴的情節,某日,蜜雪兒住家遭到不明男性潛入並性侵了她,蜜雪兒不 願跟警方報案,暗中調查真相.......。

「當任何人或事不合妳意,妳就會變得很殘忍。」

《她的危險遊戲》的外文片名 《ELLE》很有意思。Elle,法文的「她」,指的是女主角蜜雪兒,一個女性的故事;飾演蜜雪兒的是Isabelle Huppert,她的名字字尾也有elle,而ELLE正著拼倒著拼都是ELLE,隱喻人的雙面性(多面性),銀幕上與銀幕下的「雙面/多面」 Isabelle Huppert,以及現實生活中,與人相處時的「我」、獨處時刻的「我」、以及被社會體制壓抑,窩藏在心靈深處,等待適當時機(喚醒)顯露出的「我」,電影裡,蜜雪兒的員工說:「掀開每個人的底,都見不得人。」;是啊,《她的危險遊戲》就是一則關於「見不得人」的故事(有點像之前看過的《完美陌生人》),透過攝影機把每個人悉心收藏的另一面給翻出來。

(底下有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她的危險遊戲》令我著迷的是蜜雪兒這個角色,我摸不透她的想法,到底是畏懼或享受危險、到底是真誠或虛偽、到底是受害者或加害者?或許,每一個面相都有一點吧,亦正亦邪,想要扮演受害者時,就是屬於正義的一方,想要扮演加害者時,她也不在意成為人們口中的魔鬼,生活之於蜜雪兒,大概就像她開發的電玩遊戲,把自己代入角色中,將身邊的人物當做她要突破的遊戲關卡,為能過關斬將,得要小心佈局,一一清除路上障礙。難怪蜜雪兒的電玩遊戲會大受歡迎,她根本就是活在其中,熟悉「玩家」心情

入場觀賞《她的危險遊戲》前,預期會看到一部《第六感追緝令》式大灑狗血的驚悚電影,意外Paul Verhoeven導演把電影拍的含蓄,只有少少幾幕畫面嚇唬觀眾,其他時刻大半節奏緩慢。然而,當導演刻意透漏些訊息給觀眾時,「可能的真相」又令人感 到心驚,蜜雪兒發現性侵她的不是別人而是熟識(暗戀)的鄰居派翠克,發現真相卻沒有揭穿,反倒享受與派翠克的暴力性愛,直到「玩」夠了,才「設局」賜死派 翠克(蜜雪兒對砲友羅伯,也是同樣態度)。派翠克死後,蜜雪兒跟派翠克宗教信仰強烈的妻子芮貝卡說:「很抱歉讓妳經歷這一切。」,芮貝卡回應:「幸好有信 仰,不然我大概撐不過來。」接著又說:「派翠克是個好人,不過有個扭曲的靈魂。謝謝妳給了他所需要的東西,起碼在某一段時間內。」;看來無害的芮貝卡原來 早知道丈夫攻擊蜜雪兒(默許丈夫將暴力發洩在另一個女性身上),又或者芮貝卡正是教唆丈夫「教訓」蜜雪兒的人,好圓滿她的宗教信仰(「惡魔」是需要被教訓的)?




《她的危險遊戲》有很多怪物,貪婪、慾望、嫉妒、隱忍、算計....,有些怪物可以被輕易辨識,有些則不然;電影裡,文森(蜜雪兒兒子)跟妻子生了個孩子,兩個白人生出黑人孩子,如此顯而易見的「錯誤」,何以文森沒有發現?究 竟是太天真而忽略真相(以愛之名的包容?)或是太害怕面對真實,只好當個鴕鳥?一如文森妻子的惡(驕縱)、社會對蜜雪兒母女/女性的惡(歧視/暴力)、文 森的惡(啃老)、羅伯(出軌)和派翠克(性侵)的惡等,到底是誰「餵養」出來的?人們一再以愛、原諒、慾望、膽怯作為姑息藉口,直到錯誤長成怪物,再將過 錯輕易推給他人,然後一臉無辜的說:「我也是受害者啊」。對啊,我也是受害者。我們都是受害者。世上的惡人惡事,通通與我們無關.....。是這樣嘛?

最後,Isabelle Huppert把性格複雜謎樣的蜜雪兒詮釋的入木三分,一方面覺得她的過度冷靜與冷酷令人感到不安,一方面又覺得蜜雪兒能夠逐步認清自身的惡並精準控制惡的可能性(改變局勢獲取所需),實在有點迷人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