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有點美麗,不覺得嘛?」
「什麼?」
對世間萬事依舊感到熱情。

我沒看過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導演的舊作《年少輕狂》,據說《我們的輕狂年代》和《年少輕狂》之間有些相關性,改天應該補看一下《年少輕狂》吧。單就《我們的輕狂年代》論,好看死了!如果您是李察林克雷特導演的影迷,應該也會像我一樣被這部電影的情調給逗得哈哈大笑,同時內心又有些小小惆悵被勾起吧。
《我們的輕狂年代》可被視為《年少時代》的再延續(從年少故事接上即將進入大學),故事敘述大學新鮮人傑克在開學前三天搬進棒球隊宿舍,與他新認識的宿舍學長和同學一塊喝酒、打屁、抽大麻、追女孩、做愛、混酒吧、跑趴、玩些競賽遊戲.....,如此反覆,生活之於他們沒有什麼重大意義,年輕嘛,能玩就痛快的玩。
李察林克雷特導演一邊捕捉老時空的氛圍(80年代金曲大爆發)、一邊看見年輕靈魂的不羈與熱情、一邊讓觀眾在這些看似無意義的行動中看見意義,對片中的年輕孩子來說,意義就是生命短暫,即時享樂、意義就是不斷嘗試,瞭解自己會有怎樣的可能性,進而理解與擁抱自身本質、一邊又在這些年輕人身上,看到生命的美好與苦澀雙面性,美好即是青春的多樣可能性,苦澀則是青春終究會過去,而現實會成為生命中越來越沈重且顯眼的存在,就像片中一名偽裝成大學生的30歲男子,他為何要假扮成大學生?因為喜歡棒球而不想放棄打球的樂趣或是單純想念與享受大學生活或是對職場人生感到不適而逃避?不管理由為何,其實都有點感慨不是嘛?




《我們的輕狂年代》裡,傑克和他心儀的女孩聊起彼此過往,聊到他們對邁入大學的焦慮,不管是跳舞或畫畫或打棒球,他們不約而同的說自己在高中時代是佼佼者,但進入大學後,得要跟一群很有才氣的人競爭而倍感壓力;我喜歡李察林克雷特導演作品,因為他的對白總能引起我的共鳴,一如國中時期的我在班上的美術成績名列前茅,我一度覺得自己還不賴,直到進入美術學校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很「平庸」,每個同學的手上功夫都好的讓人自慚形穢;電影從對自己能力的質疑連結到劇中角色們熱衷的各式小競賽,後吐出這段台詞:「你能從這些小競賽中看見人的本性,有些人是競爭者,有些人是玩家,有些人輸不起就會逃亡。」,生命不過是一連串小小小小的競賽的組合(所有競賽都是由小玩到大,年紀越長越覺得壓力沈重,因為賭注越來越昂貴啊),有人輸不起而自暴自棄、有人拒絕承認失敗、有人學會謙虛而重新再起、也有人就在逃避中放棄原來的可能性。
《我們的輕狂年代》用學校教授在黑板上的文字為電影劃下句點:「你所能發現之處就是邊界。」,一句話講完你我的人生。年輕時候我們用無懼眼光看世界,接納各種可能性,生活裡不見邊界,無限寬廣,到了一定年紀後,習慣成自然,不再探索(或畏懼)其他可能性,我們觸到自己的邊界,再難走遠,只能來回徘徊看著相似反覆風景直到生命尾聲。




《我們的輕狂年代》的音樂好聽,熟悉80年代文化與音樂的朋友,這片絕對會是您的菜;《我們的輕狂年代》的演員名氣都不響亮,但他們自然大方的演出,令人相信他們就是各自扮演的角色化身;最後,我要再誇一次李察林克雷特導演,電影角色繁多,但每個人物都有各自獨特的模樣,性格寫的立體飽滿而對白編的幽默風趣,很讓人感覺舒服自在的作品,日後電影台播映,我大概又會無止盡的反覆重看吧。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