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cove-01.jpg

「血色海灣」極具煽動、渲染力,觀看這部紀錄片的觀眾,很難不被劇末畫面所震攝。
日本和歌山漁村的某處海灣,祕密捕獵、屠殺大量海豚,以獲取暴利。
美國幾位環保人士為向世界揭發真相,入駐村落旅社,趁夜而出,深入禁地裝設隱藏式攝影機,拍下血腥證據。
湛藍海水,短瞬間,染成一片血紅;受困峽灣的海豚,受傷掙扎、發出悲鳴....。

紀錄片,要做到多麼全面,才能將事實真相看地通透?
日本漁民的惡形惡狀,對比大量剪輯海豚天真、無邪、可愛、親人、靈性的畫面,外加幾位環保人士近乎英雄的行徑,好、壞人,一目了然。
讓我好奇的是,導演如何取捨膠卷上的底片,將它們剪輯成一部電影?
「血色海灣」控訴日本漁村的殘忍與無情、對他們阻止真相曝光的行徑感到憤怒與悲痛。
並且質疑捕殺海豚非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份;漁村堅持捕獵海豚其實是為了白花花的銀兩(各國海洋公園都來此處購買海豚,加以訓練、成為娛樂遊客的明星產品);未被交易的海豚,則被趕至峽灣屠殺,由於海豚肉含有大量的汞毒素,非法商人將豚肉賤賣到學校餐廳,導致學童們天天嗜毒而不自知.....。
一件件觸目驚心的控訴,看盡人性的貪婪與貪得無饜。
然而,必須注意的是,這部紀錄片具有強烈的戲劇張力,不管是漁村警察動不動就上場盤問的心虛、或是獵殺海豚時,刻意剪接漁民的笑鬧聲,以凸顯海豚的困境與無奈.....,充滿戲劇性的手段,是否「有意/無意」引導觀眾思考「日本漁民,真是邪惡至極」的想法?
有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兩位熱愛海洋的美國年輕夫妻眼見海豚在眼前死去,不禁流下傷心淚水,他們悲天憫人的神情,更凸顯站在岸邊談笑生風的日本老漁民們的鐵石心腸與殘酷。
然而,傳統市集裡,屠夫宰殺牛、豬、雞的時候,跟同事/鄰居談笑聊天,是否也代表他們沒有同理心?太過邪惡?
當我們省視漁村因為利益,恣意捕獵海豚的同時,是否也該回頭思考:為何要拯救海豚?因為牠具有智慧?因為牠長得可愛?因為牠有靈性?(是否比較低等、不被視為擁有靈性的動物,便不值得援救?)
環保人士曾經跟漁村的人說:只要你們不出船,我就付同等的錢給你們。
純粹正派的想法?還是自負?若漁村當真接受了建議,環保人士願意為海豚付出多少金額,來養活一個可能被邊緣化的村落?

 the-cove-02.jpg 

我絕非贊成捕殺海豚的行徑,只希望看完「血色海灣」的朋友們,在批判劇中漁村的同時,也能思考「馴養/捕獵/利益/政策/民族自尊」間密不可分的連鎖關係。(人類世界的道德標準,並非單純黑白兩色,而是大量灰色地帶構成!)
畢竟,誰不希望這些被困在海灣的美麗生物可以順利脫逃、希望牠們可以在浩瀚的海洋自由地生活、嬉戲、不被人類打擾。
可惜,人類存在地球已是既定事實,只要跟利益扯上關係,就有殺戮發生,這場殺戮不只海洋、陸地動物遭殃,連人類也逃不過,否則世界上連年不斷的征戰,所為何來?
憶起柯慈小說「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裡頭有一段話描述主角麥可.K意欲過著自由生活,卻一再被軍隊、體制、社會制約的無奈。
「他(麥可.K)倒像一個石頭,一個從天地初始就安安靜靜地、不管別人閒事地躺在地上的鵝卵石;而現在卻突然被人撿了起來,在兩隻手掌上,被任意地丟來丟去。.....
瞌碰滾動著經過了這些機構、集中營地、醫院和天知道還有些什麼其他的地方;就這樣行經了戰爭的肚腸。」
想想,我們都是峽灣中的海豚,嚮往自由,卻一再被掌權者、商人的私心利益推上火線、戰場.....,想要存活,只能自求多福吧。

「血色海灣」拿下今年奧斯卡最佳記錄片,旋即引起日本政府抗議,毫不意外。
全片雖充斥西方觀點(例如對日本人看「石頭」一事的不得體嘲諷),但我依然佩服這群環保人士為理想奔走、挺身與社群團體對抗的勇氣。(當熱愛海豚的 Richard O'Barry背著峽灣屠殺影片進入IWC「國際捕鯨協會」會場,抗議日本政府默許屠殺,我還是被這位老先生不屈不撓的精神給感動了。)
「特攻聯盟」裡有一句話:「沒有能力不代表沒有責任」,其實很適合拿給這部影片使用。
一部電影可以喚起多少人的熱血、參與拯救活動?我不知道。
不過,至少這會是個開端,只要有一個人改變,世界就會更美好一分吧。

當然,這可能只是個過度美好的理想?

the-cove-03.jpg 

對「血色海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他們的官網逛逛:
http://www.takepart.com/TheCov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