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先生,你的知識淵博。你今天所見的一切,就是我們的生活。」

印 度大選將至,熱血青年牛頓前往被共黨佔領多年的叢林村落進行監票,一行人在武裝軍隊的護衛下前往廢棄小學設置投票所,早上八點開放投票,村民卻遲遲不現 身,由於政府官員準備帶著西方媒體記者到投票所採訪,藉此展現印度民主深入各個角落的成果,部隊長阿特馬辛格趕忙派部屬到村落,將符合投票資格的村民「押 送」到投票所.....。

《牛 頓理想國》是一部節奏不算明快的作品,通篇不見血,整部影片始終處於一種荒謬情境,無奈與無力感不斷自銀幕中蔓延而出,吞噬掉劇中每個角色;電影裡,牛頓 是個理想主義者,帶著滿腔熱血來到偏遠地區監控投票作業,怎知駐紮叢林村落的部隊上下都一副冷漠與無所謂態度,投票不過就是場秀,何須認真對待?好不容易 在牛頓的要求下設置好正式的投票所,又發現村民根本對投票一事毫無概念,畢竟候選人們根本不會到這危險且落後的地區宣傳,頂多只有政府官員在投票日稍稍現 身一下,然後再也不見蹤影;再者,投票又能改變什麼?選上的議員們真會為小村落的居民喉舌?或者擁有權力後,念茲在茲的都是如何凹到更多錢、更用力地剝削 底層百姓勞力、更肆無忌憚的開發土地?為能完成投票作業,牛頓一邊教育部隊軍人,一邊跟村民宣揚民主化的重要性與好處,可是銀幕外的我們都明白,牛頓的努 力勢將徒勞無功,一個人如何抵抗一整個國家社會從上到下的自私、貪婪、姑息、冷漠與迂腐?更何況,牛頓理想中的美好國度根本不存在,他對生活與人的善念遮蔽了雙眼,看不清所謂的民主也不過就是在槍桿子脅迫下,看似民主實則獨裁的假象罷了

電 影裡,牛頓的上司問他為何會取這個名字,牛頓說他的本名叫做駑鈍,因為常被朋友嘲笑,所以他把名字改成牛頓;想來,駑鈍其實是很適合他的名字啊,太過理想 化與不懂變通與欠缺手腕,他人眼中的牛頓,真的就又駑又鈍;但牛頓也確實配的起他的新名字,上司跟牛頓說:「你知道牛頓對人類最大的貢獻是什麼嗎?即是大自然之前,人人平等,國王跟乞丐一起從山崖跳下去,最後都會墜地。」,牛頓對人一視同仁,敢於質疑長官質疑部隊長質疑生活中所有的不公不義,因為他相信人皆平等,唯有平等對待彼此,才有迎來更好未來的可能。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我 喜歡導演/編劇Amit Masurkar對牛頓性格的設定,牛頓是個守時(廉潔)之人,八點開始投票,就要準時八點開放投票所,下午三點投票結束,就要準時三點關閉投票所,一切 按照規定來,多一分秒少一分秒都不行,這樣龜毛的性格,象徵牛頓的堅持,只要有一個人願意「做正確的事」,那麼這個世界或許就會向理想國更邁進一些;《牛 頓理想國》片中,牛頓的同事羅納先生說他寫了一本小說,關於一群政府人員到叢林監票,結果這群人通通死在叢林裡,一個個都變成了殭屍;羅納先生的小說影射 的是印度社會的狀況,年輕人懷抱著熱情進入社會(叢林),被現實磨過一遍後(政客、武力鎮壓、剝削、無法翻轉的權力結構),熱情被消磨殆盡,最後人人都變得像殭屍一樣,過一天算一天,不再反抗; 聽完羅納先生的故事,我以為牛頓在經歷投票事件的洗禮後,會喪失對生活的熱情,成為另一個「殭屍」;幸好導演留給觀眾一點希望,曾在投票所幫忙牛頓的村落 女老師瑪樂蔻在投票事件後六個月,特地去拜訪牛頓,兩人重逢,臉上盡是喜悅,瑪樂蔻說:「我們一起喝杯咖啡?」,牛頓說:「好」,然後看了一下手錶說: 「但妳要等我五分鐘,我五分鐘後才下班。」,電影就在牛頓對工作的依然保有原則與堅持中落幕;好棒的結局,我是說,看到牛頓沒有被環境交織的惡所擊倒(同 化),心裡有點感動啊。

過 去幾年陸續看了些印度電影,實在很佩服他們的電影工業,大成本製作有娛樂性,小成本獨立電影有社會關懷與不乏誠懇勇敢之作,《牛頓理想國》是Amit Masurkar導演/編劇的第二部劇情長片,從劇本到敘事都很令人驚喜與驚艷,本片男主角Rajkummar Rao,完美詮釋了牛頓的憨厚樸實以及過度理想化而與生活的世界顯得格格不入的孤寂感。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