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那種一定會因為在意而受重傷的人。」莉雅。

賽門,17歲,距離高中畢業尚有200多日,他有個疼愛他的父母,一個喜歡廚藝的可愛妹妹,還有幾個要好朋友;賽門的人生很幸福,但他有一個秘密,他是同志,卻不敢跟家人與朋友出櫃;一日,匿名小藍的學生在校園部落格上出櫃,渴望與人訴說心事的賽門寫信給小藍,兩人成為網路筆友,然而賽門的信件被同學馬丁看見,馬丁暗戀賽門好友艾比,馬丁希望賽門能夠撮合他與艾比,不然就要公開賽門的祕密.....。

我一向喜歡沒有壞人的電影,所以我喜歡《親愛的初戀》。電影拍的清新動人,它令我想起《電子情書》,賽門愛著小藍(現代版的大鼻子情聖,文字觸動了彼此的靈魂)卻又不知道小藍的真實身份,因此賽門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猜測誰是小藍,有趣的是,只要賽門認定誰「可能」是小藍,他腦袋中的小藍就會變成那個人的模樣,既是說著網路交友的曖昧,也是寂寞的賽門的亂槍打鳥,期待能找到歸屬的慾望。

《親愛的初戀》也令我想起茱兒芭莉摩(Drew Barrymore)主演的校園愛情喜劇《一吻定江山》,茱兒在片中飾演一名女記者,假扮中學生重返校園報導現代年輕人生活云云,她在校園中認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甚至愛上學校老師,直到她的祕密身分曝光,對身邊信任她的人造成傷害,茱兒為導正錯誤,在報紙上寫文道歉,並希望知道真相的老師願意到球場中央,接受她的愛與她的吻;《親愛的初戀》的劇情走向跟《一吻定江山》如出一轍,懷有秘密的茱兒之於賽門、報紙文章之於校園部落格、球場之於摩天輪等,是的,《親愛的初戀》基本上遵循著校園愛情電影公式進行(只是加入同志議題),它很輕盈,甚至有點樂觀,但我喜歡影片傳遞的主題,每個人都是一個小小的觸媒,一個人勇於接受自己,接著鼓勵更多人接受自己,然後從點串成面,改變社會對人對事的想法。

我也喜歡《親愛的初戀》片中馬丁一角設定。馬丁握有賽門的祕密並以此作為接近艾比的籌碼,這樣的角色很容易被設定為「壞人」;電影開場,賽門對著銀幕外的觀眾說:「我跟你們一樣,過著平凡正常的生活,只是我有一個天大的祕密。」;我跟你一樣,其實是《親愛的初戀》的核心,除去同志標籤,賽門與馬丁並無不同,馬丁因為宅性格而在校園內受到歧視(若無賽門的幫助,他可能永遠也無法與艾比成為朋友),馬丁為接近艾比而做出卑劣的事情,其實跟賽門不想失去小藍(害怕身分曝光會嚇跑對方),而撮合馬丁與艾比,並阻止另一個朋友追求艾比的行徑差不多,原來,在性向上我們可能不一樣,但在愛情裡,我們都一樣,愛一個人可以是最不單純(各種算計)卻又最單純的行為(只想與你在一起)




(底下會提到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親愛的初戀》最打動我的一句台詞出自馬丁之口,當賽門要把馬丁改造成「適合」艾比的模樣時,馬丁說:「我不需要變成那樣的人,我需要你幫忙讓艾比喜歡現在的我。」,馬丁這句台詞,呼應到賽門出櫃後對父母說的話:「我就是我,沒有不同」,《親愛的初戀》的動人,不在於讓馬丁或賽門變成怎樣的人,而是希望銀幕外的觀眾,可以接受他們(或每一個人)原本的樣子,並且無條件地愛著他們。


Greg Berlanti導演把《親愛的初戀》拍的幽默動人暖心,金馬奇幻影展觀眾或歡呼或熱烈鼓掌,說明他們對電影的愛;本片配樂選得的芭樂好聽、片中一票年輕演員也很討喜、影片直到尾聲才揭曉的「小藍」身分,雖然少了揭曉後的驚喜(沒有讓人恍然大悟的感覺),但全片一直在猜誰是小藍,倒也維持了影片的戲劇張力與觀影樂趣(我一度猜小藍的真實身分是莉雅,想說她可能不想曝光,才隱瞞自己的性別,因此看電影時,我也跟賽門一樣,每次有莉雅的片段,我都帶著懷疑的眼光,試圖找到她就是他的證據,哈哈)

最後,17歲是轉大人的年紀,一堆以青少年為主的電影都把主角年紀設定在17歲,例如《親愛的初戀》、《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淑女鳥》、《他媽的十七歲》、《十七歲的天空》等,然後我回想了一下我的17歲,嗯.....超級平淡無奇。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