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榆導演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記錄陳為廷的崛起、中國學生蔡博藝的敏感身分、社運能量的累積,由小至大,最終在318學運達到顛峰,看見彷彿小孩玩大車的運動走向,無論是主導運動的領袖人物或是所有參與活動的人,心情從興奮驕傲到徬徨怨懟的轉變。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也記錄陳為廷在學運前後的心境變化、以及後來宣布競選立委,明星光環讓他廣受矚目,緊接著爆發性醜聞,又讓他做出退選決定;與此同時,參與台灣各種社運活動的中國學生蔡博藝,先是在學運場合上更清楚自己身分的「異」,後來參選淡江大學學生會長,遭遇中選會的抵制(以及反對聲浪),讓她質疑程序的公正性等。

片長近兩小時的《我們的青春,在台灣》,試圖探討台灣與中國與香港的關係,尋求彼此理解的可能性,但隨著學運的變調、陳為廷的性醜聞、蔡博藝的轉趨低調等,紀錄片一度停拍,直到2017年,導演找來陳為廷與蔡博藝觀賞影片,想要聽聽他們對「過去」自己的想法,沒想到大半時間都躲在攝影機背後的導演,因為蔡博藝的提問,忽然成為被記錄的對象。

那妳最初為什麼要拍我們?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片尾的回馬槍有打動我;感動的不是這部片記錄台灣近年的社運發展(傅榆導演畢竟不是決策圈的人,因此電影無法更深刻地討論社運的理念與進展,大多時候只能做到「拍攝」的目的);而是透過鏡頭捕捉到人的轉變,導演以為陳為廷和蔡博藝可能會改變社會,但某種程度上,這兩人倒像是被社會所改變(但他們依然持續不斷地學習與適應,找尋下一個發光的舞台)。

《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更是傅榆導演在花了多年時間拍攝影片後,終於明白她真正對話的對象或許不是陳為廷也不是蔡博藝,而是她自己,她對台灣的想像、她對中國的想像、她對民主的想像、她對未來的想像等;雖然電影片名叫做《我們的青春,在台灣》,但這部片毋寧還是傅榆導演自己的青春紀事,誠實地面對自己對人與事的期待、質疑、崇拜、疑慮、盲點等。

初衷,往往會因為對一個人與事的期待而逐漸偏離最初設想,唯有回首來路,才能真正看見(人)盲點。而作為觀眾的我們,或許也能透過這部影片,重新思索自己這些年來對台灣政治發展的心境變化。


最後,《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有一幕畫面拍到一位許久不見的高中同學身影,有點驚訝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