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改變,真相不再重要。」
人工智慧生存體將挑起人類世界最大規模的摧毀行動,伊森韓特和他的小組成員,再次扛起拯救世界的使命,出生入死,帶領人類躲過末日的危機...
從第一集到「最後」一集(誰知道會不會再有續集),每一集《不可能的任務》都在戲院觀賞,除了第二集沒有太喜歡外(抱歉,真的對那集無感),其他每一集都讓我看得著迷,最後一集《不可能的任務:最終清算》更是讓我看得熱淚盈眶,有人說這一集的解釋性內容太多、前半場節奏太慢等,對我來說,那一點都不成問題。
我喜歡有「玩心」的電影,《最終清算》有滿滿的玩心,不只是要挑戰各種高危險的動作場面,而是如何讓這些場面既能成為奇觀,也能滿足創作者的企圖和野心。《最終清算》的水下潛艇橋段,以及後段的高空飛行對決,都讓我看得嘖嘖稱奇,尤其是飛機對決一幕,有一種回到默片時代的錯覺:阿湯哥用「真實」的肉身去對抗能夠以假亂真的電腦動畫時代,這種抵抗或許被會稱作瘋子或傻子,但卻有種悲壯的浪漫其懷。不禁想起同樣由阿湯哥主演的《末代武士》和《捍衛戰士:獨行俠》,都有強烈的想要挽留某種舊有精神的努力。
尤其當我聽到「#你花太多時間沉迷網路」這句台詞時,忍不住笑了出來,這句話不只是對銀幕上被 AI 控制的信徒的教訓,也是對銀幕外觀眾的提點,不要讓虛擬的世界,剝奪我們與現實的連結。
「如果換作是你,你會相信嗎?」
我喜歡《最終清算》帶回一個不太重要的角色,然後賦予那個角色重要性。這個設定之所以迷人,在於指出伊森韓特看似個人的行為,其實是會對他人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電影一方面提出伊森韓特行動的道德曖昧性、一邊又藉由那名角色之口,探見生活的不同可能性、一方面也是指出,沒有一個人或是一件事是不重要的,就像是蝴蝶效應,即便是近三十年前的往事,也會影響到未來的發展。
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人是局外人。《不可能的任務》系列之所以能夠續命,能夠受到觀眾喜愛,除了精心設計的動作場面外,也在於它與當下世界局勢的呼應,驚悚的 AI 危機是引子,背後真正想討論的是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日漸稀薄的信任。電影告訴觀眾,當下世界的危機,不再只能依靠伊森韓特獨力拯救世界,而是每個人都要放下歧見,同心協力合作,才有可能阻止災難的發生。而在這個過程中,只要有一個環節失誤,任務就會失敗。
「你曾代表的一切,做過的每一件事,都帶你來到這裡。」
從第一集的有形敵人到這一集的無形敵人、從阿湯哥的個人秀,慢慢轉型成團隊合作,再到這一集,伊森韓特不只一次叮嚀班吉:「你要好好照顧你的組員。」對他來說,拯救世界的責任不再只能靠他一人獨攬,只要有心,人人都是伊森韓特。回顧《不可能的任務》第一集,伊森韓特遭受最親密的夥伴(小組隊長)背叛,而《最後清算》則從組員到美國總統,全都願意給予信任,這個轉變其實滿打動我的。
我喜歡《最終清算》,它很聰明地過往系列作品致敬,甚至想辦法解釋了第三集沒頭沒尾的「兔腳」的存在意義。我喜歡《最終清算》,這是屬於電影院的作品,沒有在戲院看,很難感受到水下出任務的壓迫感,也很難體驗高空飛行的驚險刺激。導演 Christopher McQuarrie 把電影拍得武戲有看頭,情感也有適當發酵。阿湯哥(Tom Cruise)對於作品的拼勁與熱情,看得人滿心佩服。影片的群戲整齊,雖然基崔吉這個角色有點雷聲大雨點小,但整體來說,我挑不太出《最終清算》的缺點,年度愛片榜上有名!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