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95年「網路上身」,Sandra Bullock的人生在一夕之間遭到消抹,高度電腦化的便利世界,暗藏著無形的恐怖。

1998年「全民公敵」,人類世界充滿不安,監視器、衛星、電腦監控著惡人,或者,監控著所有人???

1999年「駭客任務」,電腦智慧升等,反客為主,成為人類的主人。

嗅覺敏銳的好萊塢,用電影記錄著不同時代的故事,不管電影拍的好壞,這些作品多少反映了人們的恐懼、反應了當代的氛圍。

而Diane Lane主演的「Live殺人網站」,也是這樣的作品。



如果網路上有殺人現場直播節目,你/妳會不會因為好奇心登錄觀賞???

如果有人傳了一支外國記者遭到恐怖組織砍頭處決的影片,你/妳會不會因為好奇心點開來看???

如果有知名人士的性愛裸照流出,你/妳會不會因為好奇心搜尋???

好奇心殺死一隻貓,「Live殺人網站」的連續殺人魔利用群眾好奇心,號召全民共同殺人,他藉由網路攝影機現場轉播殺人過程,而網站點閱流量則控制死亡的速度,越多人觀賞,特殊裝置越快發揮作用,受害者也越快步入死神的懷抱。

究竟該如何制止兇手繼續逞兇???人民是否應該承擔共同殺人的罪名????無遠弗屆的網路,對當代人們生活的影響,是好還是壞???

「Live殺人網站」旨在批判人性,批判人的冷血、批判網路過度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

影片聲嘶力竭地批判人們對於暴力的趨之若騖,還有好奇心蒙蔽道德感...云云,但是議題一直停留在表面,未能更深入討論網路暴力的影響(畢竟是定位在商業電影啊~~)。

諷刺的是:「Live殺人網站」探討人類嗜血、批評電視台為了爭取收視率,重複播放暴力畫面。

但這部電影吸引觀眾的主因,嘿,卻也是暴力畫面。

電影主角可能前一秒還在批判網路群眾為了好奇心,造成受害人死亡,下一秒,導演就非常有意識地呈現被害人的死狀。

而且鏡頭還是由下往上緩慢攝錄被害人的屍體:被硫酸侵蝕的腐肉、露出白骨的手指、還有蒼白的臉色.....。

一部批判電視台為求收視率,不惜播放暴力畫面,反引來兇手瘋狂殺人的電影,卻同樣利用暴力畫面吸引觀眾目光,這樣的作品,很難不讓人覺得矛盾。

另一個讓我覺得好奇(不寒而慄)的點是:如果整部電影沒有任何虐殺鏡頭,觀眾還會想看這部電影嗎???

為何蘋果日報會大賣???為何「驚聲尖叫」可以連拍數集???為何電影的虐殺畫面越來越寫實逼真????

人類的進步,起於好奇心;人類的敗壞,也在於此。

這讓我想起朋友看完「黑暗騎士」時,對我說的話,她說:電影後面太扯了,我不相信兩艘船的人會這麼善良,居然沒有人按下開關炸死對方!!!

是啊,這就是大眾對人性的普遍看法,主張人之初,性本善的孔子,如果活在這個年代,是否會改成人之初,性本惡呢???
在網路高度發展的今天,利用點閱率殺人這檔事,雖然匪夷所思,但並非不可能。

44一邊看著「Live殺人網站」,還一邊發出驚嘆聲,看到他嚇得臉色慘白,我只好不斷安慰:哎喲,這是電影啦,想這麼多幹嘛!!!

可是事後回想,仍忍不住自問:如果世界上真有網路殺人現場直播節目,大眾會不會因為好奇心點選???



社會由群體構成,社會風氣的轉變,也絕對要由群體共同承擔後果啊。
後話:

昨晚某電影台播出法國導演盧貝松的舊作「霹靂煞」,儘管我只重看其中一小段,依然深深喜愛。

1990年出品的「霹靂煞」,即使動作場面在今日看來,已經不夠火爆、刺激,但影片中那位被改造成殺手的女主角Nikita,還是迷人的不得了。

尤其是Nikita心儀的長官帶她去餐廳用餐,並且送她一份生日禮物時,Nikita霎時滿臉的喜悅與幸福,可是,當她打開禮物,才發現裡頭裝的居然是把槍和子彈,而暗戀的長官這時對她下達暗殺任務。

鏡頭關注著Nikita從欣喜、錯愕、到最後迫不得已殺人的情緒轉換,紮實地打動了我。

現在看「霹靂煞」,居然有種「好純真喔!!」的感覺。可是,當年看「霹靂煞」的槍戰、動作場面時,也曾經被震撼過哩。

看來,銀幕上的英雄、銀幕外的我們,真的越來越「重鹹」,唉唉唉,不知不覺間,我們都變了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