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忽然有了想看《俗女養成記2》的心情(第一季很喜歡,不知為何第二季一直提不起勁來看),整部戲十集,2/3 的時間在笑,1/3 的時間在哭,實在非常喜歡。喜歡整部戲的情調,每個角色的性格都鮮明,都很可愛,就連勾心鬥角的算計,也沒有太大的惡意。喜歡片中的對白,中文台語轉換自然,而且生活化,沒有半分毫的勉強。喜歡劇中各種誇張的演出,我向來不愛誇大的表演方式,但《俗女養成記2》太合我的胃口,要說這部戲的演員有多好,大概就是「收放自如」吧,所有的張牙舞爪,都是在掩飾內心的脆弱,而當他們把爪子收了起來,真性情就會流洩而出,很溫柔的。

我也喜歡劇本在兩個時空中來回跳躍與切換,過往發生的事情,未來又再次發生,生命是條長河,卻也是種輪迴,前一代的犧牲與憂傷,會在下一代的身上重現,接著又在更年輕的一代身上,看到相似的困境,原來不同世代的人們總是會走過相同的路,所有的經驗,都是邊走邊學,就算想教,也是教不來。

《俗女養成記2》的主角是陳嘉玲,是媽媽,是阿嬤,是大表姐,女人戲比男人戲要搶眼突出,但我覺得陳嘉明這個角色特別有意思。嘉明是這一家子的縮影,家人的徬徨,無助,濫好人,左右為難等特質,他全部都有。一如嘉明默默地接下百年藥舖,因為「男孩子」就該如此,就像他的阿嬤,他的母親,他的父親,也是默默地成為人們要他們成為的樣子,因為妻子,母親,父親,兒子,就該這樣。

嘉明說他是一個不敢替自己挺身而出的人,說他到了三十歲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他的家人何嘗不是如此?嘉玲看起來很有主見,但其實她對於要單身或結婚,要家庭或工作,要生小孩或不生小孩,同樣的茫然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抉擇。阿嬤活了大把歲數,才突然想要搬出去住一段時日,唯有與自己獨處時,才能煮一道記憶中的酸味蕃茄蛋炒飯,因為婚後,阿嬤把家人的口味擺在自己之前,久而久之,愈發思念起那最原本的自己(出身)。嘉玲的母親和父親在進入中年後,思索起內心的需求,母親在與丈夫短暫分開的日子裡,注意到她把太多心思擺在家人身上,忘了如何跟自己相處,父親在大病一場後,才明白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與其用傳統禮數綁住孩子,不如讓孩子在他們還年輕時,盡情去探索不同的世(視)界。

《俗女養成記2》尾聲,嘉明終於說出自己的心聲,放下家業的重擔,走出他的舒適圈,就像他的家人,早他一步一個一個走上不同的道路。每個家人都成了嘉明的一面鏡子,每個家人都成了嘉明的生活老師,每個家人都成了嘉明人格養成的重要養分。第二季最後一集,一家子開開心心地迎接全新的生命篇章。戲,在笑聲中劃下句點,但劇中人物的生活挑戰仍在繼續,向下一個輪迴(新的生命的起點與年邁的生命走向黃昏)邁進。

好久沒有讓我看得這麼爽快的台劇,而且從頭到尾都沒有失手,導演(嚴藝文、陳長綸),劇本,演員,美術,音樂,樣樣都好,希望今年的金鐘獎能順利抱回一些獎項!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