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德國-01.jpg

《歡迎來到德國》敘述來自土耳其的老祖父胡辛到德國打拼四十餘年,成家又立業,但他出生德國的孫子錢克卻總被一個問題困惑著:「所以我到底是德國人,還是土耳其人?」踢足球時,兩邊的孩子卻都不選他。如今,祖父胡辛宣布,他在土耳其故鄉買了房子,並要所有人跟他一同「回家」,那麼,德國、土耳其,哪裡才是他們真正的家呢?觸碰在德土耳其裔外省第二代議題,是回歸還是前往?家族史上最艱難的旅行就此展開。
(以上文字取自金馬影展網站)

歡迎來到德國-02.jpg  

觀賞《歡迎來到德國》一片,每每令我想起《小太陽的願望》,兩者皆是公路電影類型,劇中皆出現死亡,讓旅行蒙上沉重陰影;卻也因為死亡,令踏上旅程的家人們不得不面對、檢視自身根源與家庭與認同。
《歡迎來到德國》雖講移民二代在國族與身份認同上進退兩難的困境,然影片調性並不沉悶,相反地,輕盈地引來陣陣笑聲。
我喜歡片中許多點到為止的文化衝突與矛盾,例如老師在課堂上教導學生認識自己的故土,錢克說我來自土耳其東邊的安那托利亞,老師試著將寫有錢克名字的磁鐵貼在地圖上方,然而教室內僅有歐洲地圖而無世界地圖,頓時,老師尷尬不已,同學們嘲笑錢克,而錢克只能生著悶氣;多日後,錢克帶了張土耳其地圖給老師,眼見磁鐵有了歸屬,內心彷彿也找到了依靠。
看到這場戲,我想起近期閱讀的盧梭文句(出自《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吳明益先生的序言):「誰第一個把一塊土地圈起來並想說: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個頭腦十分簡單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話,誰就是文明社會真正奠基者。」
文明以佔有源起,有形無形的邊界,劃分出你我他的不同。自此以後,外貌差異、血統差異、性別差異、信仰差異......全成了標籤。
身為二代移民,錢克在外貌與語言隔閡,已不若祖父母或父母輩般嚴峻,但他卻因為一紙地圖、因為社群壓力,而被迫選擇「唯一」身份。簡直像是《賽德克巴萊》的翻版啊,明明所受的教育都偏向德國,但血液裡丟不掉的卻是土耳其基因。
我們追求著被認同與接納,又因他人與自己的不同而排斥、排外。
生活裡是否只能有一種選擇?無法選邊站的人,只能成遊盪的幽魂?
《歡迎來到德國》一片對「被同化」與抗拒「同化」的兩種力量拉扯,有著令人會心一笑(心疼)的描述。
45年前,小兒子Muhamed在移民德國的前一個晚上,夢見整排整排的可口可樂隨他喝到爽,當他喝的正開心時,掛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神像化身成怪物般朝他襲來;45年後,胡辛準備歸入德國籍的前個夜晚,夢見核發入籍證明的主管要求他放棄自身信仰,身心靈全部投入德國懷抱。此時,胡辛轉頭看見妻子為求順利入籍,竟違背宗教信仰,大口大口吃起了豬肉....。
一老一少都嚮往著新生活,卻也懼怕著陌生文化。如此反覆心情,正是《歡迎來到德國》迷人之處。
土耳其裔的導演/編劇Yasemin Samdereli,是否將自身經驗放入《歡迎來到德國》的劇本中呢?
我很喜歡影片後半段的處理,例如胡辛在土耳其購買的「家」,空無遮蔽物的屋子,說著邊界的突破,說著人與自然/邊境的關係應該可以更簡單而非更繁雜;我也喜歡導演在片末多次出現45年前的胡辛一家人與45年後的自己出現在同一個場景的巧思,多麼魔幻又寫實的安排啊,畢竟我們之所以成為現在的我們,是因為一連串過往經驗堆疊累積而成的啊。(因此胡辛的後代,自然可以是土耳其人也是德國人,因為兩種文化都在心底生根了啊!)

《歡迎來到德國》僅在真善美和國賓長春影城上映,對這部溫馨、逗趣、感人的小品電影有興趣的朋友們,千萬別錯過了喔。

後話:
1.Muhamed對可口可樂的憧憬,讓我想起萬仁導演的《蘋果的滋味》,蘋果與可樂,象徵的都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望。
《歡迎來到德國》裡,一家人從土耳其移民到德國,母親眼見造型奇特的坐式馬桶而抱怨連連,並對這國家人為何要牽狗散步一事感到不可思議;可當他們在德國生活一年後,隔年返鄉,卻又反過來嫌棄自家蹲式馬桶的簡陋。(人的適應力究竟是強大還是脆弱?)
人心的無法滿足,亦可見於Muhamed特地從德國帶了瓶可樂給土耳其好友,結果對方非但不領情,還責備他說:「你也太小氣了吧,我朋友從德國回來時送了台遙控車給我,而你卻只有給我可樂!」。
我想,在嚐過蘋果/可樂後,我們都再難回去那個沒有接觸過蘋果/可樂的狀態了吧。

2.《歡迎來到德國》也讓我想起羅卓瑤導演在96年推出的《浮生》,講述香港華人移民澳洲的甘苦談。
《浮生》拍的頗為動人,可惜電影不容易找到,有興趣的朋友可能得網路上找找了。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