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Artist-01

1927年,好萊塢山頭的偌大標誌仍叫「Hollywoodland」,而非我們熟悉的「Hollywood」; 電影仍是黑白默片,搭配大規格的現場樂團演奏;一名愛看電影的女孩Peppy Miller遇見當紅大明星George Valentin,彼此互留好感;George對擔任臨演的Peppy說:「若想成為大明星,就必須與眾不同」,他在她的臉上點了一顆痣;果然,形象清新 的Peppy星途扶搖直上,演員表的位置從最底層一路攀升到主配角。
1929年,有聲電影正準備崛起,片場大頭跟George說:「有聲片是電影 的未來」,George嗤之以鼻,他說:「觀眾不想看我講話,有聲片給你們拍,我自己也能拍出好看的默片。」;那一年,經濟大蕭條,自行投資拍片的 George因電影賣座慘澹,賠掉所有產業,從此一蹶不振;相反地,嗓音優雅的Peppy反倒大受歡迎,成為影迷追逐的新偶像。
1931年,落魄 的George因尋不著生活出路,在悔恨與挫敗的折磨下,點了把火焚毀所有的電影膠卷,他倒臥在自家客廳,等待火海吞噬掉他;幸好他的愛犬夠機伶,找來警 察救主一命;事業一帆風順的Peppy讀到George火海餘生的報導,立刻前去醫院探視George,一個她默默深愛多年,卻從未敢表達愛意的男 人.....。
究竟,默片明星和有聲電影的女明星能否磨合彼此間的差異,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人生?

The-Artist-02

《大藝術家》真是一部可愛至極的作品,大推。
本片故事大綱「乍看」毫不特出,把《萬花嬉春》(默片進入有聲時代,加上默片巨星與小歌女的愛情故事)和《星海浮沉錄》(男明星逐漸過氣,原本的小牌女演員變成新一代巨星)混搭一下,差不多就是《大藝術家》的劇情。
然而《大藝術家》選擇的表現手法,讓原本普通的劇本,多了可供玩味的全新空間。
導演為何要以默片方式處理《大藝術家》?它和過往默片最大的差異何在?
我想,最大的差異在:聲音。
不曉得各位有無看過《歡樂谷》(電影超好看,一併推薦: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269482593),《歡樂谷》的劇情敘述兩個現實生活中的兄妹不小心掉到黑白電視影集中,他們的出現將原本傳統保守的電視劇,搞的天翻地覆,男女之愛不再只是手牽手的純情、名家畫作也不再是一片空白、就連灰黑色的蘋果都變得豔紅欲滴。
「顏色」在《歡樂谷》裡,象徵外來思想的強行進入,象徵著時代的進步;一如「聲音」在《大藝術家》一片所代表的意義。
再進一步比對《大藝術家》和《歡樂谷》兩片。
《歡樂谷》的父親角色,個性保守又傳統,顏色出現之前,人生一帆風順,妻子愛家又不會成天往外跑、兒女功課優秀且貼心單純;誰知道顏色出現後,一切都變了調, 妻子不再以「夫」為貴,懂著思考自己的人生、兒女也開始與父親漸行漸遠;眼見熟悉的生活崩壞,父親努力抗拒改變,呼籲人們回歸黑白世界,別被顏色污染了。
《大藝術家》的George和《歡樂谷》的父親一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劇中兩個原先高高在上的男性角色,都因突來的改變(顏色與聲音),讓他們的地位受到威脅;面對不可抗拒的變化,兩個大男人做出的第一個反應都是否定(George說:「有聲片不可能取代默片」),以為唯有否定變化,才能穩固自身地位;然隨著時間拉長,他們才明瞭自身的渺小與微不足道(原來世界不是繞著我打轉);卻又礙於男性自尊與驕傲,不肯低頭承認錯誤、不肯接納新的事物,終導致被邊緣化的命運。
「有口難言」的苦悶,讓《大藝術家》不僅是一部「模仿」默片的作品、也不僅是一部跟有聲電影致敬的影片;它實是一部「大男人成長日記」,影片結局那句「Action」,既指默片成功過渡有聲的「進步」,亦指男主角在心態方面的「進步」。

The-Artist-03  

《大藝術家》強勢入圍奧斯卡10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男主角、女配角、劇本、攝影、配樂、剪接、美術設計、服裝設計等,皆獲得肯定),可說實至名歸。
法國導演Michel Hazanavicius表現讓人刮目相看(入圍導演和編劇和剪接三項獎),影片細節處處見用心,例如,George拍攝的劇中劇電影,剛好跟自己的心境和大環境呼應(陷入流沙的困境暗喻經濟蕭條與默片式微);George所有家產被拍賣後,他落寞地穿過街道,背後劇院上懸掛的電影名稱則是《Lonely Star》(孤星);另外,導演說書技巧流暢,情緒拿捏恰到好處,原以為默片不容易拍的讓人動容,可是《大藝術家》後半場有不少橋段讓我看地眼眶泛淚(通俗的很好看啊!),尤其當我看見George進戲院觀賞有聲電影一幕,他坐在觀眾席上對著銀幕大笑開懷的臉龐,既說明他對電影的愛,也說明他對有聲電影的誤解,這場戲莫名地大大打動了我。
今年奧斯卡男主角獎競爭激烈,原本我希望喬治大叔能以《繼承人生》奪下奧斯卡男主角獎;可是看完《大藝術家》後,我又徬徨了!!!Jean Dujardin演的非常好,除氣質超有老明星Fu外(外貌還有點像克拉克蓋搏耶!),可耍帥、耍痞,心情黯淡無光時,臉上表情也能適切傳遞深刻的失落與徬徨。George這個角色的發揮度實在太大,也實在太適合Jean Dujardin了!!所以......奧斯卡若是頒給喬治大叔或Jean Dujardin任一人,我都會開心也都會遺憾吧。
飾演Peppy的Bérénice Bejo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明明就是女主角來著!!還好報名女配角獎,不然要擠進女主角名單的難度很高),Bérénice Bejo的表情生動,演技也精采,只是山羊鬍說:「我覺得她的長相有點太現代,跟電影不太搭哩。」;老實說,我也這樣覺得。
《大藝術家》入圍的獎項中,我格外希望本片能夠拿下最佳原著音樂獎。法籍配樂家Ludovic Bource和導演是長期合作的夥伴,他幫《大藝術家》所做的樂章,兼具俏皮復古、緊張懸疑與抒情悠揚,適切的旋律輔助,讓毫無語言的《大藝術家》有了豐富的人味與戲味。
最後,當然不能忘記本片的狗明星:Uggie,超級搶戲啊,不但能跟主人一起玩雙人表演、很愛裝死、而且還通人性,懂著找警察救人、懂著在關鍵時刻推主人一把!這麼搶戲的狗明星,又逼著我再次呼籲奧斯卡增設「動物明星獎」啦,今年的動物明星真的光芒耀眼,表現突出啊!

默片會不會很沉悶?會不會看不懂?會不會沒意思?
答案是:不會,不會,不會。
千萬別被奧斯卡10項入圍給嚇到了,《大藝術家》絕非艱澀難懂的作品,它通俗好看,可以讓人笑,也能讓人哭,而且看完電影後,心底會升起一陣幸福的感受(因為片中每個人或動物,都善良單純的很古錐!)。
若你/妳從未看過默片、或想找一部有意思又特別的電影來瞧瞧,《大藝術家》在此用力大力全力推薦了。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