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 百年來,人類與魔法師和平相處,直到黑魔法師莫德雷德破壞默契,攻入城堡,造成重大傷亡,英王烏瑟打敗莫德雷德,讓和平重新降臨,不料,自己的弟弟沃帝根 才是幕後主使者,沃帝根殺害烏瑟登基為王,年幼亞瑟坐著小船流入平民區,被善心妓女們養大,多年後,海水快速退潮,擁有神力的石中劍重出水面,唯有烏瑟血 脈才能拔出石中劍,沃帝根害怕「新王者降臨」的預言成真,積極尋找侄子下落,準備取其性命.....。
《亞 瑟:王者之劍》在爛番茄拿下淒慘的28%,但我還蠻喜歡這部節奏明快而且帥慘了的電影,看完心情非常愉悅!蓋瑞奇(Guy Ritchie)導演把圓桌武士故事「改」的熱鬧有趣,有點像是《福爾摩斯》碰上《魔戒》碰上《通靈少女》碰上《偷拐搶騙》的綜合體,電影前半段好歡樂, 愛死亞瑟成長過程的快速剪輯,一下子交代完他如何從手無縛雞之力的小朋友變成武功高強的村落頭頭、喜歡電影中段亞瑟被迫「接天命」的反抗與逐漸體認到責任 的重量,要想接天命得先接受自己,《通靈少女》的小真唯有經歷生死才能體會生死,亞瑟唯有經歷苦難(家破人亡街頭求生朋友犧牲等等),才能明白苦難意義,因此他對叔叔說:「你問我為何會野心勃勃,是你,是你造就了我,為此我要感謝你,是你讓我看清了魔鬼的面貌。」,才有動人力道;由此來看,《亞瑟:王者之劍》也能跟《新里見八犬傳》和《驚心動魄》等片對照觀賞,沒有黑暗就無法凸顯光明的亮眼,英雄往往在最混亂時刻才會誕生(反之亦然)。
我也喜歡《亞瑟:王者之劍》裡,沃帝根和亞瑟的對應關係。石中劍的出現與「王者降臨」預言,讓沃帝根亂了陣腳,事實上,成就「王者降臨」預言的不是別人,正是沃帝根自己, 沃帝根越是用力打壓亞瑟,越讓亞瑟變得堅強與茁壯(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也在於他的抗壓性高人一等);想來,亞瑟和沃帝根的差異不大,他們都有「神力/魔 法」護體,而且他們最大的敵人都是自己,害怕自己不夠好不夠強壯,而逃避(亞瑟)而行惡(沃帝根);亞瑟後來獲得石中劍,有了神劍的加持讓他更有勇氣挺身 面對沃帝根的脅迫,然而石中劍終究只是一項工具,真正讓亞瑟扳倒沃帝根的關鍵其實是養育他長大的眾多女性是朋友的捨命支持也是亞瑟對自己的信賴,亞瑟沒有讓石中劍的力量支配他,而是學會用駕馭石中劍的力量(力量源自於自身),反觀沃帝根,因為對自己的能力欠缺信心,才會求助黑魔法幫助(施行高壓統治),黑魔法看似讓沃帝根擁有強大力量,事實上,黑魔法最大的作用是剝奪沃帝根的人生,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失去兄長、妻子、女兒、以及人民的愛戴(自願捨棄所有支撐他的支柱),黑魔法讓沃帝根失去對自己的信仰,深陷「沒有黑魔法,我將一事無成」的恐懼,而至最終的滅亡。。
《亞 瑟:王者之劍》的剪接華麗、配樂生猛、場面調度魄力十足,演員也有突出表現,當我看到飾演亞瑟的Charlie Hunnam和飾演神射手肥鵝比爾的Aidan Gillen同時間出現在銀幕上時,內心一陣感動,我是說,當年Charlie Hunnam和Aidan Gillen合作《Queer as Folk》時,一個還是青澀少年,一個還是帥氣花心大叔,如今青澀少年成了銀幕偶像,而花心大叔成了《冰與火之歌》的小指頭(除了白頭髮變多外,外貌變化 不大哩),兩人再次同台,有種時光飛逝但幸好兩人都發展不錯的感慨與欣喜。
可 惜的是,《亞瑟:王者之劍》中後段一度讓我感到混亂與不耐,其一,蓋瑞奇導演花太多篇幅描寫亞瑟接受又抗拒又接受天命的反覆心情,當我看到他的友人為拯救 亞瑟而犧牲性命,亞瑟再次因為傷心難過而將寶劍丟入湖中,忽然替這些朋友感到不值(幸好湖中女神很有耐性地再次把劍交還給亞瑟,順便展示「如果你叔叔繼續 掌政,世界會變成怎樣」的恐怖未來給他瞧瞧....);其二,沃帝根抓走亞瑟朋友的年幼兒子與魔法師,亞瑟交出石中劍以交換人質,沃帝根拿到寶劍內心大 喜,扣押「沒有任何能力」的小孩,釋放「法力高強」的魔法師,嘿?!這樣對嘛?!沃帝根你是怎麼了,怎麼會犯這麼離譜的錯誤啦!!想來沃帝根會被推翻,可能跟他犯眾怒和太過相信黑魔法無關,而是沒有學好孫子兵法吧;其三,魔法師的必殺技(超級巨蟒)出現時,我有傻了一下,想說這麼厲害的絕技會不會壓太後面才施展啊?
最後問個問題:
有沒有人覺得沃帝根和他的副手麥西亞之間有些曖昧啊?電影裡有一幕麥西亞安慰沃帝根不要對亞瑟的出現太感焦慮,他摸了一下沃帝根手臂,沃帝根看了一眼手臂,又看一眼麥西亞,然後什麼話都沒說,這幕畫面之於電影有些突兀,導演是有要暗示些什麼嗎?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 May 23 Tue 2017 20:37
《亞瑟:王者之劍》:帶天命傳奇。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