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人把我眼淚的水龍頭給關了!!!
一連看了兩部催淚電影,卻連一滴淚水都擠不出來,難道我冷血了???
上週末看了「馬利與我」,又一部讓44哭慘的電影;又一部,讓我發悶的影片。
之前讀了不少網友文章,紛紛在格內大讚該片如何如何動人、如何如何讓人在戲院笑到捧腹、又如何如何叫人痛哭流涕云云.....。
內中自是升起一股期待:嗯,即使劇本在預料之中,但情節一定夠通俗好看!!!
觀後證明,電影確實通俗可愛,只是,它終究沒能打動我。
好看的動物電影不多,我最喜歡的一部,該是安娜帕昆主演的「返家十萬里」。
失去母親的女孩,碰上失去母雁的小野雁們,彼此在相處過程中,相互得到親情與活下去的動力。
影片尾聲,女孩駕著小飛機引領野雁們穿梭在城市高樓,飛往溫暖的南方過冬,這段旅程,也象徵著女孩心境的成長。
劇本將人和動物的情感寫地巧妙,沒有將動物擬人化、也沒有販賣煽情的淚水,當女孩抵達溼地的剎那,我內心為之震動。
相對於「返家十萬里」緊貼著女孩與動物的情感發展,「馬利與我」則反其道而行。
片名叫做「馬利與我」,但這不是一部關於馬利與我的電影,而是關於「我」,也就是影片的主角John Grogan的生活記事。
通篇流水帳的敘事觀點,從John和太太Jennifer的婚禮展開、兩人共組家庭、為逃避生小孩的壓力,刻意領養一隻狗做為替代,這就是馬利進入這家人生活的起源。
之後,生活壓力越來越繁重,一心想當記者的John被派去寫專欄,原本老大不願意的他,專欄越寫越得心應手、加上太太產子,需要更多的經濟支援,John只好暫時放棄記者夢,繼續靠著薪水高很多的專欄寫作維生。
只是太太懷孕、生子、又懷孕又生子.....,迫使他一直困在不怎麼喜歡的工作中,長久下來,不免顯得鬱鬱寡歡。
直到太太看出他的不開心,並全心支持丈夫成為全職記者,才有了轉機。
諷刺的是,終於成為記者的John,訝異地發現,原來,自己真的比較適合寫專欄..........。
「馬利與我」講的盡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生瑣事,這部電影根本是「真愛旅程」的惜福歡樂版啊!!!!
生活裡總有做不完的選擇、總得要放棄些什麼、總會有遺憾,但是,也總有開心、難忘的回憶。
「馬利與我」說著開心過日子的簡單道理,滿足於每一個選擇,不要站在這個山頭,讚嘆對面山頭似乎看起來比較美好。
原本預期看到人與動物互動的我,失落於「馬利與我」不是動物電影,而是關於人的電影,只是其中,正巧有一隻很幸福的狗,牠的名字叫馬利。
(ㄟ,講結局囉!!!)
問題來了,劇本看來挺有趣的「馬利與我」,為何始終沒法讓我哭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在電影裡,我看到很多人的無奈(男女主角),但是我沒看到太多關於家人與馬利的互動。
我是說:電影真的拍盡了馬利惡魔的一面,牠會咬枕頭、咬沙發、隨地大小便、無聊的時候就會汪汪汪個不停.....。
然後呢???牠做了什麼事讓這一家人好生感動???
除了當馬利躺在手術室裡跟死神搏鬥時,John用感性的口吻說:馬利不是一般的狗,一般的狗不會咬爛家裡的沙發、不會在我兒子生病的時候,躺在他身邊陪了九個小時而不睡覺,所以,牠不是一般的狗、牠一定會撐過去!!!
這段感性的口白,一度讓我覺得熱淚盈眶,但也僅止於此。
馬利後來老了、死了、我都覺得很正常,甚至安樂死的安排,也是心如止水。
相較於我的冷靜,44瘋狂哭了20分鐘之久。
我沒有感動,不是不感嘆陪伴了John一家人這麼久的馬利,終於步上了生命的終點。
我沒有感動落淚,是因為我覺得馬利上輩子燒好香,可以碰上這麼包容牠的家人。
馬利有多幸福????牠不管怎麼咬爛沙發、怎麼撞爛家裡一堆東西、怎麼瘋狂大吠....,牠的家人永遠都秉持著過人的好脾氣,即便是氣到發抖,也頂多大喊:馬利!!!馬利!!!不可以!!!
相較於不能當自己的John(為了家庭、為了生活,不得不妥協、不得不斷放棄很多很多的夢想),馬利一直都在當自己、牠的性格從小時候到老,毫無改變。
最後,牠還在John的陪伴下,嚥下最後那一口氣。
馬利,你真的很幸福了.........我這麼說,是因為我想到了白,想到那件讓我後悔一輩子的遺憾。
所以,我哭不出來,畢竟這麼幸福一生,應該要替牠感到高興才對啊。
看完「馬利與我」,我最大的感嘆,不是因為馬利死了、也不是因為John學會珍惜平凡的重要,而是看到電影中飾演馴狗師的女演員........媽啊!!!!我沒看錯人吧????
這....這....這不是凱薩琳透納嗎????這不是那個年輕時聲音低沉、外貌豔麗、身材姣好的凱薩琳透納嗎???
怎麼55歲的她,會變的這麼......鄰家壞婆婆臉???
啊啊啊,容光煥發的凱薩琳去哪了??幫威探闖通關的潔西卡配音,結果讓虛構的卡通人物成為80年代最知名性感偶像的凱薩琳透納去哪啦???真的是歲月不饒人啊!!!
電影我真的沒有太多感覺,畢竟,要講人生的抉擇,「馬利與我」不如「真愛旅程」的深刻;講人和動物的感情,也不如「返家十萬里」的純粹感動。
一部不上不下的電影,對我來說是大忌,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電影跟我預期的不同,所以失落感壓過滿足感的關係吧。
電影該不該推薦呢???嗯,一半一半吧,好歹我家44哭得那麼痛快,代表電影成功地推銷給某部分的觀眾群吧。
「馬利與我」讓我哭不出來,還情有可原。
為何連剛拿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也讓我眼淚乾巴巴哩????
我很喜歡「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開場。
電影始於一場納棺儀式,男主角大悟在社長的指示下,幫一名年輕的女孩擦拭大體(遺體),在擦拭的過程中,大悟驚訝地發現,這名長相清秀的女孩,其實,是個男孩身。
故事在此打住,回頭追溯至東京時期,原是交響樂團大提琴手的大悟,因樂團宣佈解散,迫使他放棄音樂(承認自己的資質平凡),跟太太搬回鄉下老家,重新展開新生活。
這段開場,乍看只是單純地用倒敘法講故事,但內裡更說著互不認識的彼此,在生活上面對著類似的困境:一個擁有男孩性徵的年輕人,因為追求自我受挫,終導致燒炭自殺的悲劇;熱愛、追求音樂生活的大悟,迫於現實,不得不放棄夢想的無奈。
不同年紀的兩人,在生命的某個頓點受挫,卻因不同的抉擇、以及家人不同的回應,而有了不同的結果。
漂亮又相呼應的開場,讓我對電影接下來的可能性,有了高度期待。
然而,或許期待過高,失落也大吧。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是部四平八穩的影片,它的步調緩慢、說著對死亡的尊重與化不開的濃厚人味。
我非常喜歡電影裡,大悟和禮儀社社長的互動,社長的話不多,但他亦父亦師的穩重對應,每每帶給觀眾一股暖意,讓人眼光都不捨得離開。
尤其他面對死亡的態度,有嘲弄、有尊敬、有坦然,更是迷人至極。
全片不乏動人佳句,卻無開創性的語言,這是它最大的問題。
奧斯卡評選這部電影為年度最佳外語片,其實我有些意外,或許評審看重的是它的包容性吧。
不管是逝去母親的兒子、逝去女兒的父親、逝去太太的丈夫、逝去老伴的遺孀.....,死亡之前,人人平等、死亡之前,所有的仇恨都得以暫時放下。
然而,我以為電影可以給的更多。
太多顯而易見的安排,會干擾我看電影的情緒。
就像大悟一直想不起父親的臉龐,那張模糊的臉龐,如果一直未能顯現,於我會更具力量。(生命的遺憾~~)
就像太太(廣末涼子飾演)一直未體諒丈夫的工作,所以,編劇刻意安排個機會,讓太太見證丈夫工作的內容、了解、並且接受。
就像用石頭傳遞情感,必定要在片尾說個清楚明白,來達成釋放圓滿的通俗力量。
每個橋段的銜接都精準;每個衝突,都不意外地一一化解......,然而,也正因為計算過於精巧,而流於公式;正因為可以預期下一步會如何如何,所以,心中都先做好準備,情感衝擊也就減緩了力道。
到底是怎麼回事???先是44看「馬利與我」哭得梨花帶淚;後是同樣覺得「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不如預期精彩,但依然哭地痛快的媚.....。(感謝媚特地陪我看電影啊!!!)
為何要找一部可以讓我好好痛哭的電影這麼難啊?????我一直覺得自己算哭點低的人耶.....無言。
電影真的不難看,只可惜沒打到我的淚腺。
尤其電影看到一半,驚覺「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很適合拿來當葬儀社的廣告,看著看著,忽然有種在看大型廣告的片聯想....,而這種聯想,真的很不恰當,呵呵。
關於「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後話:
昨天看電影時,有一群穿黑西裝、白襯衫、打領帶的觀眾進場,我跟媚都覺得這群人,可能是台灣的葬儀業者,特地來看片學習關於葬儀禮儀的細節吧。
電影對於納棺儀式的呈現,真是鉅細靡遺、又極為動人。
步出戲院時,我問媚:看完電影,妳會不會想要當個禮儀師啊???畢竟薪水很不錯哩!!
媚斬釘截鐵地說:不會。
嗯,我想也是,因為看完電影,我雖然欽佩禮儀師的專業,但我也很怕面對冰冷的屍體啊!!!
不得不佩服男主角本木雅弘,據說為了演好這部電影,還特地去上相關課程哩!!!(聽說有接觸真的屍體.....)
關於「馬利與我」和「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後話:
之所以將這兩部電影寫在一起,是因為這兩部一東、一西的影片,都很湊巧地說到同樣的東西。
不管是「馬利與我」的John、或是「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的大悟,他們一個想要當記者、一個想要當大提琴手,最後,因為認清自身的能力限制,在放棄原有的夢想後,學會珍惜身邊擁有的簡單幸福。
學會惜福,是一件重要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