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木馬在帳篷內轉圈圈,遊樂場的熟悉音樂響起。

紅衣女孩見著,開心躍上馬,他(她)想像自己是西部牛仔,騎著馬奔馳在廣闊的大草原。女孩笑的開懷、對著遊樂園的往來遊客們大叫。這一刻,是屬於他(她)童年的美好回憶。



參加兩廳院舉辦的廣場藝術節,總讓人心情愉悅。

迷上新馬戲,也不過這兩年的事情,理由同我對舞劇的喜好:對於身體的癡迷。

去年欣賞「人間物語」,帶著強烈的東方色彩,將雜耍和戲劇融於一爐。

今年的「莉莉狂想曲」,則是回歸到馬戲的純粹,利用小丑、狂想、雜耍、默劇...演出,帶領觀眾重回小時候看馬戲表演,小丑在場上逗鬧的表演。
不管是馬戲、或是現代舞劇,創作者源源不絕的創意表現總是叫人讚嘆。

「莉莉狂想曲」乍看是即興表演,不管是跟羽毛的互動、人體在四方畫框內自由的進出、或是小鋼球、小白球的耍弄,表演者傑若.湯馬士的高超雜耍功夫,讓人看得大樂。

然而,在一段段熱鬧的演出後,才慢慢看到創作者對於表演順序的精心配置。

他巧妙運用了看似無生命的物體,賦予物品生命。一如開場的羽毛,化身成淘氣的松鼠、猴子,在表演者的身上來回穿梭,一會躲在背後、一會又從大風衣中鑽出,好不可愛。

而四方畫框,像是博物館上的名畫、又像是任意門,傑若快速的換手拿框,其實正帶領著觀眾進入不同的幻想世界中。

中段演出,三個大氣球,可以是大獅子、也可以是行星。在燈光的照耀下,氣球緩緩升起,著女裝的傑若將氣球當成他的寵物、他對著氣球怒目、跟氣球講話聊天,像極了孤單的女孩,玩伴家家酒的寂寥。

更棒的是,傑若利用一條抹布、一根掃把、一張桌子拼成的旋轉木馬,簡直是力道兇猛地打中我的內心!我好喜歡這個簡單的裝置,可愛到爆,尤其當旋轉木馬轉起圈來,更是感動到不行!這樣地童趣、又這麼滿載著孩童的幻想。

每一個段落的表演,舒緩有致的橋段,正是創作的呼吸調息。

開場的羽毛與畫框,硬裡子的功夫、較具藝術性的演出,只是讓進場觀眾穩下心,為緊接而來的瘋狂脫序做準備。

接著,小丑上場,紅衣的傑若,既是小女孩、也是默劇大師。一舉手、一投足都是戲,不需要言語,只需靠著肢體、表情,便打破不同語言的疆界,將各國的觀眾、大人小孩通通帶入傑若歡樂的世界中。

然而,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遊樂場即將關閉、表演即將告一段落。女孩望著天上的皎月、望著手中發光的氣球,有些落寞,他不忍、也不願離去。

他跟月亮、跟氣球、跟幻想的童年說再見、跟所有在場目睹他奇幻想像的觀眾們道別。燈光熄滅,一切又重新回歸現實。

我們很快被丟回原有的生活中,雖然還沈浸在剛才表演的喜悅中,心裡卻也偷偷抹上一絲憂愁。

歡樂之後,緊接而來的哀傷,似乎是永遠不變的定律。
「莉莉狂想曲」再度滿足我對新馬戲表演的渴求。對於主要演出者傑若.湯馬士,只能說:你好強!

看著他又叫又跳、又是芭蕾、又是雜耍,即使滿身大汗、卻依舊笑容滿面,敬意油然而生。

雖然他的表演凸搥幾次,卻能用默劇演出掩飾缺點,甚至,不氣餒地重複同樣的動作,直到完成,展現表演者追求完美的毅力。

而搭配演出的克里斯多夫.皮爾文同樣深藏不露。他的角色相當有趣,既可以是女孩的跟班、也可是雜耍玩家的重要助手。

我實在很喜歡克里斯多夫站在舞台上的時刻,即使觀眾的目光不在他的身上,他還是盡職地演出,常常有些好笑的小動作出現,讓我從主要角色分心到他身上時,依然不會脫離在表演的狀況外。

劇場上的克里斯多夫總是擺著一付不以為然的表情,每每在傑若演出結束後,不甘心地模仿起對方的表演。像是不甘心受冷落的孩子,證明自己也是有實力;又像是稱職的助手,在老闆表演結束後,不忘收拾劇院裡惱人的髒亂。

兩個演員、兩個樂手、一個燈光控制師,一堆簡單的裝置、一簾大紅的布幕、一群年紀小小的觀眾、和一堆暫時忘記大人壓力的成年人們,大家共聚一堂,享受了一個沒有壓力的午後。



明年還會有廣場藝術節嗎?如果有,我一定不會錯過啦!

只是,在看完「莉莉狂想曲」後,仍覺得意猷未盡,如果能多看幾場不同劇碼,不知道該有多好啊~~哎,我對於精彩的新馬戲,真的太沒抵抗力了。

最後最後,希望太陽馬戲團能夠來台灣演出,真是想看看更大型的馬戲表演啊啊啊啊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