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導演Robert Aldrich和奧斯卡影后Bette Davis合作的《最毒婦人心》(1964年),大感驚艷,因此萬分期待兩人早一步合作的《姊妹情仇》(1962年);或許是期待過高也或許是觀賞次序的問題,《姊妹情仇》並未帶給我太多驚喜。

《姊 妹情仇》敘述知名童星寶貝珍恃寵而驕,以為自己可以擁有一切、才華可以隨意揮霍,怎知多年後,反倒是文靜的姐姐布蘭琪在影壇闖出名氣;然而一場車禍意外導 致布蘭琪半身不遂,被懷疑是肇事者的珍,從此照顧著姐姐的生活起居,姊妹倆的心結隨著時間推演,不斷擴大.....。

小談幾個《姊妹情仇》的感想。
其 一,父母們,請別再相互比較各個孩子的優點和缺點,每一個偏袒與較競,都會在孩子心底投下永難抹滅的陰影;請別再給孩子錯誤期待,別說:「你/妳的才華和 名氣永遠都不會消失」,人說幻滅是成長的開始,從未吃過苦頭的孩子,很容易看不清發生在身邊周遭顯而易見的現實與殘酷;小孩可以疼但不要寵,過度溺愛與保 護,只會養出外貌成熟但心理年紀毫無增長的大小孩。




其 二,《姊妹情仇》有三個時間點,一個是1917年,寶貝珍正當紅時期;一個是1935年,布蘭琪正當紅時期;還有一個是兩人不再受到鎂光燈注目的老年期, 儘管離開影壇許久,姊妹倆仍陷在過往燦爛回憶中,無法自拔;寶貝珍逢人就說:「你/妳大概有聽過我,嗯....我就是寶貝珍,呵呵,沒錯,我就是寶貝珍本 人」;坐在輪椅上的布蘭琪得知過往作品在電視上播映,免不了好奇著新一代影迷對她的觀感。
姊妹倆雖然各擁一段燦爛時光,卻不感知足,相互忌恨對方的成就,莫怪中文片名要取為《姊妹情仇》;悲哀的是,姊妹倆一輩子仇視對方,但她們追求的事物本質卻是相同:「渴望受到認同」,無論是被父親稱讚或受到影迷們的高聲喝采;可惜名聲與名望,往往來的快也去的快。
伍迪艾倫導演的《愛上羅馬》,小人物Leopoldo一早起床發現自己成了名人,媒體記者24小時貼身跟拍,讓他不堪其擾,等到某天記者們轉向拍攝他人的生活起居時,才又思念起被關心與注意的日子。
人吶,真是害怕寂寞的動物啊。

其三,《姊妹情仇》的中文片名若換成《家和萬事興》,倒也合適。
布蘭琪小時候飽受妹妹欺負和父親冷落,母親跟傷心的女兒勸說:「布蘭琪妳未來一定會成功,我要妳記得一件事,無論如何都要對妳的父親和妹妹好,不要用他們對待妳的方式去報復對方,妳明白嗎?」
寡言母親老早預見可能未來,才會跟布蘭琪暗示家和萬事興的重要性;可惜布蘭琪沒記住母親的教訓,唉,家不和,則悲劇叢生。




其四,《姊妹情仇》通俗好看,八點檔連續劇等級,灑狗血不手軟,別以為老電影很含蓄,玩起陰錯陽差的緊張感與驚悚氣氛頗到位;可惜影片玩太多次「巧合」梗,劇情張力越到後段越讓我感到疲乏。

其 五,《姊妹情仇》的大亮點落在女主角Bette Davis身上,她真的太會演這類性格誇張暴烈又神經質的角色,Bette Davis詮釋的寶貝珍一角,從開場的傲氣到後來慢慢陷入瘋狂、被過往回憶綁架,遊走在「孩子的純真」與「成人的暴力」、「過去」與「現在」的衝突之中, 神色拿捏的令人不寒而慄又深感同情;相較於Bette Davis光芒萬丈的演出,飾演姐姐的Joan Crawford礙於角色關係,幾乎沒有太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出;經典漫畫《千面女郎》的女主角譚寶蓮,是個外貌不太出眾的平凡女孩,但只要站上舞台,其精 湛演技便會瞬間搶走所有觀眾目光;看了幾部Bette Davis的作品,覺得她正是一名如譚寶蓮般的厲害演員。




其六,我對《姊妹情仇》通篇散發的神經質與暴力氣息感到不適應,它讓我想起不久前才看過的《寶貝對不起》(台北電影節入圍國際青年導演獎作品),感性面無法喜歡影片,理性面卻頗讚賞導演的處理手法。
《寶 貝對不起》透過一群「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年輕人和成年人(全片找不到一個討喜角色),來看非理性與不負責任態度可能引發的悲劇與恐怖結果;《姊妹 情仇》也是如此,片中沒有半個可以讓觀眾喜愛或投射認同感的角色,導演刻意從寶貝珍的視角講故事,他讓觀眾清楚看到寶貝珍的瘋狂與恐怖與瘋狂與恐怖,慢慢 的,我們(觀眾)全都掉進導演設下的陷阱,都開始排斥與厭惡起寶貝珍的人與生活,並且成為片末控訴寶貝珍是「瘋子、神經病」的路人甲乙丙丁;然而我們口中 的瘋子到底是誰創造的?天生基因?父母溺愛?金錢誘惑?過早成名?或是人群對童星或明星投注太多情感,間接扭曲他們尚未或從未健全的心理狀態呢?
《姊妹情仇》的英文原名《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寶貝珍曾發生什麼事?》,想來仍是比《姊妹情仇》有意思多的片名。


arrow
arrow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