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過片場嗎?那是世界上最魔幻的地方。」
《巴比倫》的爛番茄評價只有 55%,觀眾也只給了 52%,抱著這部片可能會不如 Damien Chazelle 導演前作的預期心理進場,結果...我愛死這部片,是的,這部三小時長的作品,有在某一刻讓我稍稍覺得:「有點冗長。」但百分之90的時間,我都非常非常享受,電影結尾有一個很讚的設計,也讓我忍不住落淚。
《巴比倫》令我想起昆丁塔倫提諾導演的《從前,有個好萊塢》,兩相比較,我更愛《巴比倫》一些,絕對會進入我的年度愛片榜單中。
《巴比倫》開場,快速介紹人物出場,這場戲的用意之於我不只是要表現好萊塢紙醉金迷的生活型態,更是看見這個派對(體制)的運作方式,從電影產業的老闆和製片,到扛票房的巨星,到追夢的人,再到八卦記者,那個時期的好萊塢就是一顆閃亮的太陽,所有人都仰望著太陽,或說所有人都想飛向太陽(權力與夢想的中心),但就像伊卡洛斯被溶掉的翅膀,開場已經預示劇情後來的走向,關於追夢的代價,也關於殞落。
《巴比倫》第二幕來到片場,懷有明星夢的妮莉初試啼聲,以天生的才能讓導演為之驚艷,也讓死氣沉沉的片場瞬間活絡過來。妮莉在攝影機前的演出,展現表演者的價值:看見一個出色的演員如何拯救一場平庸的戲,如何讓創作者如獲至寶。有趣的是,飾演妮莉的是瑪格.羅比( Margot Robbie),妮莉想要取代原本的一線女星摩爾的位置(上演《彗星美人》戲碼),演出摩爾的是跟瑪格有明星臉的薩瑪拉·威明( Samara Weaving),覺得導演很故意。
(一)妮莉能夠取代摩爾,在於兩人長相的神似,也在於妮莉比起摩爾又更具新鮮感。好萊塢是競爭激烈且殘酷的行業,更強的新人出現,前一個人很快就被汰換。(二)現實人生,瑪格才是大明星,薩瑪拉在後急起直追,只是聲勢仍落後在瑪格之後,你可以說電影翻轉兩人在現實生活的位階,也可以說電影在提醒演員們,沒有人能夠永遠站在浪頭上喔!
第二幕勾勒出默片時代的作業方式,同一個地點可以有多部影片同時開拍,反正是默片,收音不成問題。也讓我們看到墨西哥裔的電影助理曼尼,為了趕上「魔幻時刻(黃昏)」,在短短幾小時內找到攝影機並交給劇組,拍下讓人滿意的畫面,以及大咖演員傑克醉的東倒西歪,一聽到「開麥拉」,立刻醒腦,交出專業的演出。電影就是一群人齊心協力合作完成的作品,有時候要仰賴人力,有時候要依靠一點點小小的運氣,例如一隻飛入鏡頭中的蝴蝶,如何改變一場戲的氛圍,給予影片多一點意料外的詩意。
《巴比倫》第三幕,曼尼看到觀眾對於有聲電影的熱烈反應,明白有聲電影時代來臨,這一場戲讓我們看到《萬花嬉春》場景的重現:默片與有聲電影截然不同的拍攝方式,對於團隊和演員都是全新挑戰,銀幕上演著一幕幕讓人捧腹大笑的場景:不是講話聲音太大就是太小,或是走位沒有對到麥克風,無法收音,或是有外來的聲音干擾等等。妮莉為了在大銀幕上開口講話,吃盡苦頭,而想要努力跟上時代腳步的傑克,也為了配合全新的技術,調整自己的表演方式。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有人適應不良,例如聲音粗啞的妮莉被認為不夠主流、也有人如魚得水:如黑人歌手薛尼帕默的崛起,或是曼尼在片場中步步高升,述說好萊塢對於新血的需求,以及對於時代氛圍的敏銳嗅覺(大老闆們才不會跟票房過不去),同時間,我們又在薛尼被迫塗上黑臉的羞辱(片商認為薛尼的膚色不夠「黑」),以及曼尼謊稱自己來自西班牙一事,看見兩人在好萊塢看似掌握權力,實則仍只是被視為賺錢的「工具」。
進入第三幕,導演延續他從《進擊的鼓手》到《越來越愛你》就一直在跟觀眾提問的問題:為了圓夢,你能犧牲到怎樣的程度?有人在拍片過程犧牲性命,也有像曼尼這樣的小人物,為能攀上高位,不但否定自己的出身、否定薛尼原本的外貌(要求他塗上碳粉),甚至為了幫助妮莉重新在好萊塢站穩腳步,要求她改變形象,轉型成上流貴婦或是良家婦女形象。
曼尼在《巴比倫》裡代表著愛情、純真與希望,然而這個看似「正面」的角色,其實很反英雄:為了追求成功而遵守迂腐陳規、而打壓多元聲音、而變得近乎殘忍與不近人情(他也是拆散妮莉和朱菲夫人的人)。記得曼尼在片場中被交付的第一個工作嗎?製片要求曼尼讓所有抗議的勞工乖乖聽話(曼尼的地位跟勞工更接近),他是負責讓抗議不公不義的人噤聲的權貴者打手啊!
《巴比倫》第四幕書寫一個時代的結束。八卦記者愛蓮娜寫了篇報導,指名默片巨星傑克已經走下坡的事實,傑克為此跟愛蓮娜對質,愛蓮娜問他:「你知道觀眾為何會在戲院中嘲笑你嗎?不是因為你的聲音不對,不是因為你演得不好,而是因為你已經過氣了。」一個過氣的演員,在他人眼中成了笑柄,傑克為此感到失落,甚至怒指愛蓮娜只是像蟑螂一樣地活著,愛蓮娜倒是很平靜地接受傑克的批判,她很清楚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曾經如日中天的傑克,就算退出影壇,失去光環,甚至逝去,只要人們想起過往的經典老片,重映這些經典作品,傑克又將在銀幕重生,永恆不死。
時代必然要進步的,但活在這些作品中的明星是不會死去的。《巴比倫》把電影拍得冗長,就是為了能在影片的最後一幕,帶出它內裡藏著的主題。
(一)《巴比倫》本身就是電影發展史:默片、有聲電影、歌舞片、愛情片、傳記片、黑幫片、驚悚片等,一應俱全。種族和酷兒議題,是要補上電影史發展過程中,逐漸被壓抑(掩蓋)的人物面貌。而本片的精緻服裝、化妝、攝影、收音、視效等,則是展現電影經過百年的洗禮,已經發展到令人讚嘆的地步。
(二)《巴比倫》令人想起《大藝術家》,也讓人想起它致敬最用力的對象《萬花嬉春》,但 Damien Chazelle 導演選擇一個出乎我意料外的切入角度,它向《萬花嬉春》片中那位個性最為鮮明,且帶有點丑角性格的女二角色:Lina Lamont (Jean Hagen 飾演)致敬。為何是 Lina?因為她敢愛敢恨,因為她跟好萊塢強調與販賣的保守女星形象截然不同,也因為她粗啞的聲線被認為不夠吸引人,而遭到唾棄與淘汰。
《巴比倫》翻轉了《萬花嬉春》的女丑角色,給予她更多的厚度,並且透過妮莉這個角色,向所有無法成功從默片轉型到有聲電影的演員們致敬,給予所有在產業上奮鬥多年的默片明星們應有的尊重與敬意。《巴比倫》結局讓我落淚,這部電影告訴觀眾:喜劇是很殘酷的,我們在嘲諷他人的失敗時,往往忽略了失敗者付出怎樣的努力。《巴比倫》讓我落淚,在於導演很清楚地指出時代前進的必然,但也別忘了,時代的進步是根基在前人打下的種種基礎。
《巴比倫》之所以讓我落淚,也在於片末那顆神似《新天堂樂園》的鏡頭,述說導演對於電影的愛。妮莉消失在夜色中,傑克走向生命的終點,默片被有聲電影殺死了,曼尼對電影的愛,一度死去(曼尼跟片場警衛說他現在很少看電影了),但當他走進戲院,銀幕上演的是曼尼再熟悉不過的生命故事,看著心愛(妮莉)與尊敬(傑克)的人成為被嘲弄的對象而感到不捨,卻又為著觀眾的熱烈迴響與逗趣的情節,再次感受到對電影的愛,最終露出一抹笑容。曼尼對電影的愛並未真正地死去,因為那個地方(銀幕),始終存在著他未竟的夢(與妮莉無緣的愛)。
儘管這麼說有點老套,但《巴比倫》確實是一部獻給電影的情書之作,我愛這部影片,也愛本片的演員,飾演傑克的 Brad Pitt,值得奧斯卡的入圍肯定(可惜最終沒能入圍),飾演妮莉的 Margot Robbie,再次證明她能收能放的強大演技能量,飾演曼尼的 Diego Calva,表演沈穩,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