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傳記片要怎麼拍?有人寫成功與失敗,寫家庭與個人關係,寫毒品酒精與名聲的交互影響。但也有像《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寫的是精神。儘管 2025 年才剛過一個月,《搖滾詩人》很有可能會是我的年度十大。

「他們都在問這些歌從何而來,但他們不是在問這些歌是怎麼寫出來的,而是在問為什麼他們寫不出來。」

電影裡,巴布的女友希薇要去海外工作數週,巴布抱怨說上帝只花六天時間就打造了世界,其他日子都無事可做,希薇開玩笑的說:「你是上帝嗎?」巴布回說:「我跟妳說過多少次,我是。」後來巴布和知名民謠歌手瓊拜雅成為一對,瓊曾對巴布說:「你挺像個混蛋。」巴布也不客氣的回應:「我想我是。」

這兩場戲太有趣,巴布既是上帝也是混蛋。他的創作才華令人讚嘆,但在愛情與事業上的隨心所欲,未能符合人們的期待,而成為人們口中的混蛋。那麼,巴布狄倫是誰?沒人知道他的背景來歷,只聽說他曾經跟著嘉年華馬戲團巡迴演出,就連這個線索都可能只是虛構。

「現場有兩百人,各個都要我成為別人。」巴布如此描述他和歌迷之間的關係,而沒有任何背景資料的巴布狄倫,成了一張白布,供人們(包括巴布狄倫自己)投射他們對於這名歌手的想像。在人們的眼中,他可以是民謠音樂的救世主,也可以是摧毀民謠音樂的叛徒。無論是救世主或叛徒,上帝或混蛋,都無法定義巴布狄倫。

最終,我們只能回歸音樂,讓音樂打造我們對於一首歌,一個人,一個時代的想像。因此,這樣的傳記電影,真正捕捉的將不會是巴布狄倫的人生故事,而是巴布狄倫之於這個時代、世界以及我們,所代表的意義。

他是在古巴危機時,唱著貼近當代群眾心聲的民謠歌手,也是時代前進的路上,拒絕停下腳步,繼續探索更多可能性的領航員。片中,巴布狄倫以讓人耳朵為之一亮的音樂,突然出現在世人面前,革新(拓寬)了人們對於民謠音樂的想像。人們愛著這樣的巴布狄倫,卻又在「習慣」他的音樂後,對於他的極力求新求變感到困惑。

影片前段,巴布跟希薇討論起貝蒂戴維斯演出的電影《揚帆》(Now, Voyager),希薇認為貝蒂在片中的角色找回自我獲得成長,巴布則說自我始終都在,人們只是依據不同的想法而做出不一樣的改變。進一步看,《搖滾詩人》片尾那場引發兩極反應的演唱會,並非巴布狄倫「喪失」他的民謠魂,而只是在音樂上做出不同的決定。加入搖滾曲風就不是民謠了嗎?或說,巴布狄倫所認可與相信的民謠精神,本質上從未被拋棄。

演唱會的高潮,是代表老派民謠歌手的比特,為了不讓巴布繼續演出,打算關掉音響(比特想要平息現場群眾的怒氣),負責控管音響的年輕人對比特大喊:「請張開你的耳朵!」這一幕極其震撼,巴布剛出道時,比特是最熱切把這名音樂家推薦給世人的前輩,而在片末的演唱會上,他卻一度想要「取消/壓抑」巴布的聲音。這大概就跟很多的愛情關係一樣,當初愛上一個人的原因,最後可能會變成憎恨對方的理由。

「大聲唱出來,儘管去興風作浪!」強尼凱許

我不確定導演為何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推出巴布狄倫的傳記電影,但在這個彷彿是複刻「古巴危機」恐懼不安情緒的激情年代、在這個每個人都在討好他人而放棄自我品味的時代(網路擴大了這樣的傾向)、在這個意見越趨兩極化,不同派別的人,都活在各自的同溫層,再也聽不進其他意見的世代,《搖滾詩人》片尾演唱會的混亂、不同理念的抗爭,以及隔天早上,瓊拜雅對巴布說他贏了,說:「你終於可以擺脫掉我們(老派民謠歌手)的鳥事。」而巴布臉上閃現的失落神情,暗示著人與人、世代與世代、派別與派別之間的分裂,恐怕是沒有真正達到和解的一日。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入圍奧斯卡八項提名,導演 James Mangold 太懂得如何用音樂說故事,巴布第一次和強尼·凱許碰面的演唱會上,強尼表演完後介紹巴布出場,他特地「點」了一首歌要巴布演唱,但巴布依然選唱新歌「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不確定我記憶有沒有誤),這場演出不只讓群眾為之瘋狂,也顯示巴布創作的音樂,已經將比特、強尼、瓊拜雅等人拋下,獨自領跑。

另外,在年度民謠演唱會上,歌迷鼓譟要巴布演唱成名曲:「Blowing in the wind」或「Mr Tambourine Man」,巴布都一一拒絕,執意表演新曲(對他來說,民謠的精神在於描述當下時代的脈動),有趣的是,電影上片尾工作人員字幕時,「Blowing in the wind」和「Mr Tambourine Man」剛好是最後播放的兩首歌,像是導演送上的安可曲,滿足片中歌迷的期待。

最後,《巴布狄倫:搖滾詩人》的演員選角極好,群戲非常好看,電影能入圍多項奧斯卡演技獎絕非僥倖,飾演巴布狄倫的 Timothée Chalamet,演出令人驚艷,演得好,唱得也好,如果奧斯卡男主角頒給他,我會很開心。飾演瓊拜雅的 Monica Barbaro 和飾演比特席格的 Edward Norton,同樣演得好唱得好,也都獲得奧斯卡的女配角和男配角提名,可惜的是,飾演希薇的 Elle Fanning,兩場站在舞台前方與後方,看著男友變成眾人心目中的「上帝」,感受到兩人之間被拉大的距離,而感到失落與哀傷的神情,深深打動了我!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tsocks1975 的頭像
    hatsocks1975

    香功堂!!PIXNET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