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Saving-Mr-Banks-01

想知道Julie Andrews主演的經典歌舞片《歡樂滿人間》是如何拍成的嗎?想知道暢銷作家崔維斯女士對根據其小說改編而成電影有怎樣的堅持嗎?想知道販賣夢想的電影大亨華特迪士尼先生和難搞的崔維斯女士的相處狀況嗎?想知道《歡樂滿人間》的經典曲目是怎麼創作出來的嗎?
想知道上述問題的答案,請看Tom Hanks和Emma Thompson聯手主演的《大夢想家》。

「創作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作者可以運用想像力重建秩序,改變現實生活的不圓滿。」
《大夢想家》中,華特迪士尼對崔維斯女士如是說,這段話既點出觀眾愛看電影的主因(不是絕對)在於逃避與做夢,因為對現實生活感到不滿足,故透過虛構情節/影像來安撫受傷受挫的心;同樣一段話也可視為創作者的創作動力之一,寫作或任何形式的創作都是一種心情抒發,因為我想說所以我創作(當然,想賺錢想成名也是原因之一),創作者或許把真實的情況如實描述出來,用以排解內心壓力,也或許透過「想像力」,重建生活中未曾實現過的夢想,讓自己及觀者(讀者/觀眾)得以獲得短暫喘息的空間。
《大夢想家》的崔維斯女士令我想起紀錄片《莎拉波莉家庭詩篇》的導演Sarah Polley,前者透過書寫賦予「父親」一個不同的結局,後者透過電影重新拼湊「母親」形象,兩位創作者都在努力重建真實卻又破壞某些真實,好讓他們的父親和母親在兩人的作品中,以另外一種形象永遠活在不同觀眾/讀者/自己的心中,那是她們「記憶」或希望他人「記憶」自己父母的方式。

Saving-Mr-Banks-02

《大夢想家》是一部送給父親的情書電影。(應該安排在父親節上映啊!)
華特迪士尼希望大家不要叫他迪士尼先生,他說:「迪士尼先生指的是我父親!」(刻意表示他和自己父親不同);當華特迪士尼跟崔維斯女士訴說他的八歲送報經歷時,我們或許嗅到每日笑臉常開的華特迪士尼對父親的埋怨,也或許明白華特迪士尼日後會成為一名「夢想家」,是因為他從小在一個極為實際且欠缺夢想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他創造一個夢想園地給所有的小朋友們,希望他們永保童稚之心,不要讓現實人生摧毀做夢能力!(當然,賺錢也是原因之一,哈!)

崔維斯女士希望大家不要叫她「潘蜜拉」而是稱呼她為崔維斯女士,觀眾們一直到電影尾聲才明白「崔維斯」的意義,才明白崔維斯女士始終沒有忘記那個愛說夢卻不被現實社會接納的父親。
不管是華特迪士尼或崔維斯女士,他們的父親都不盡完美,可是經由想像力的再創作,父親的苦痛(自身或帶給他人)被遺留在過往時光之後,而未來的父親(虛構)將永保希望與樂觀。

崔維斯女士的禮車司機勞夫,也是一種父親形象,崔維斯女士稱呼勞夫為:「唯一一個我喜歡的美國人」,不單是因為勞夫是個心思細密的好好先生,更因為勞夫是個盡責的好父親,而她送給勞夫的「名單」(梵谷、愛因斯坦等),便在提點勞夫:「別讓孩子放棄做夢的能力!」,那是崔維斯女士父親送給她的禮物,而她將這個禮物轉送給勞夫,因為有夢,才有「Mary Poppins」這個虛構角色的存在、才有真人與動畫企鵝在銀幕上共舞的《歡樂滿人間》出現。

Saving-Mr-Banks-03

另外,華特迪士尼為討好性格刁鑽難搞的崔維斯女士,特地邀請對方同遊迪士尼樂園,華特迪士尼要求崔維斯女士搭乘樂園內的旋轉木馬,百般不願的崔維斯女士坐在旋轉木馬上,看著不斷跟人群揮手的華特迪士尼,不禁憶起童年時,她和父親騎馬奔馳在大草原上的過往;崔維斯女士彷彿在這個愛做夢且鎮日咳嗽不斷(註)的華特迪士尼身上看見父親的影子,或說,她在這個事業有成的男子身上,看見父親不曾擁有的風光。
《大夢想家》的英文原名《Saving Mr.Banks 拯救班克斯先生》,表面上崔維斯女士答應華特迪士尼開拍《Mary Poppins》電影版,拯救華特迪士尼對女兒的諾言(華特迪士尼答應女兒一定會將《Mary Poppins》搬上銀幕),實際上,華特迪士尼愛做夢又能賺大錢的成功事業,解開了崔尼斯女士對父親抱撼而終的遺憾心結(夢與現實可以併存);華特迪士尼和崔維斯女士的關係,彷彿真實的父女關係,關於一個亟欲討好女兒的父親和一個愛鬧彆扭的女兒的故事。

Saving-Mr-Banks-04

《大夢想家》電影最後一幕出現一段文字「僅以此片紀念 Diane Disney Miller」。
影片中,華特迪士尼花費20年時間追逐崔維斯女士,希望她簽下《Mary Poppins》的電影改編權,他說:「我答應女兒要把《Mary Poppins》拍成電影,妳知道一個父親一定要遵守他對女兒的承諾!」;當然我們都知道華特迪士尼確實完成了他對女兒的承諾,順利拍出《歡樂滿人間》;50年後,我們有了《大夢想家》,回頭講述華特迪士尼和崔維斯女士的故事,回溯《歡樂滿人間》的籌拍過程。
《大夢想家》片末提及的 Diane Disney Miller,正是華特迪士尼的女兒,她於2013年11月過世,不知道她有無看過《大夢想家》,不知道她看到湯姆漢克扮演自己父親時,心裡有著怎樣的感觸?不知道她是不是也像崔維斯女士般,一邊吹毛求疵的試圖在大銀幕上重建一個完美的「父親形象」,一邊又在漆黑戲院中看見「扮演」父親的演員時,瞬間勾起她對「真正」父親的種種回憶,而忍不住慟哭出聲呢?

看完《大夢想家》後,有著想要重溫《歡樂滿人間》的衝動。
看完《大夢想家》後,覺得John Lee Hancock導演沒有辜負觀眾的期待,儘管他的作品大多溫馨與保守,但他確實有能力將通俗故事講的流暢與好看!
看完《大夢想家》後,難免失落於Emma Thompson沒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她每次出現在銀幕上,我都會隨著她的表演而或大笑或難過啊!

Saving-Mr-Banks-05  

註:
1961年,華特迪士尼邀請崔維斯女士前往洛杉磯洽談《歡樂滿人間》的拍攝權;1964年,《歡樂滿人間》完成上映;1966年,華特迪士尼因為肺癌病逝;莫怪電影裡的Tom Hanks一直咳嗽個不停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tsocks1975 的頭像
    hatsocks1975

    香功堂!!PIXNET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