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izenfour-01

儘管看的是紀錄片,卻比戲劇電影還更驚悚。
《第四公民》敘述曾在美國情報單位工作的神祕男子「第四公民」,於2013年私下聯絡紀錄片工作者蘿拉和記者葛倫格林華德(Glenn Greenwald),表示有重要機密分享,「第四公民」藏身香港一間飯店,揭發美國政府在911事件後,不只針對恐怖份子進行監控行動,連一般大眾都受到監視,包括巴西、英、德等國亦牽涉其中;葛倫撰寫的文章在英國「衛報」與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後,迅速引起媒體與政府單位關注,機密的稜鏡計畫、瞬息計畫接連曝光;同一時間,「第四公民」揭露自己的真實身分:愛德華斯諾登,他說自己無意成為英雄,只希望美國政府與人民關係不會淪為「掌控者與被掌控者」的不對等關係、希望公布國家機密的行為可被解釋成「人民反抗力量對國家權力的抗衡」;然而,一如葛倫在片中對愛德華的質疑,你是「愛國者」或利用媒體成為被矚目的焦點?而在事件爆發後,愛德華有家歸不得,被迫滯留在莫斯科機場40餘天,等待政治庇護、相關報導人員(葛倫的同志愛人意外成為媒體焦點)與衛報都受到影響與壓力,這些付出與犧牲是否值得?新聞披露的真相,能否促使人民更進一步去質疑與監督權力單位以維護和平為名所行使的權力正當性?而在事件熱度慢慢降溫後,權力單位會否故態復萌?網路世代,保有隱私是否將成為越來越難以達成的願望?

「每個獨裁國家的第一步,都在掌控人民信息」

儘管看的是紀錄片,我卻有種好不真實的感受,那應該是《網路上身》、《全民公敵》才有的戲劇情節,竟已在現實生活中發生,政府單位侵犯人民隱私,監控臉書、Google、Skype等,輕易查出每個人的生活習性交往對象出入場合,說是為避免911事件再次發生,可換個角度觀看,卻可能淪為權力者做為箝制思想言論自由的工具,全面性的監控奪走人們的隱私,每一句說出來的話都得小心斟酌,避免日後被拿來當做要脅的工具。

citizenfour-02  

「如果沒有隱私,我們如何能自由的進行討論?」

即便整部影片沒有見血、沒有誰忽然被暗殺或失蹤(至少影片沒有呈現),但《第四公民》依舊令人觀來驚心,讓人對看似安逸平凡的生活產生疑慮,劇中一幕「火警警報」橋段,放大愛德華對尋常生活的強大不信任與恐懼感,而影片最後一幕的回馬槍,更將那份不安感受給進一步擴大;聽說奧利佛史東導演已經開拍《第四公民》電影版《Snowden》,想來不意外,這確實是奧利佛史東導演會喜歡且擅長的題材。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tsocks1975 的頭像
    hatsocks1975

    香功堂!!PIXNET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