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打她,沒這回事,胡扯,我沒打她,我沒有。喔嗨,馬克。」
年齡不詳背景不詳經濟實力不詳的湯米,在電影表演課認識年輕男孩葛瑞,他們一見如故,為追求明星夢,兩人一起搬到洛杉磯打拼,外表帥氣的葛瑞很快得到經紀公司簽約,只是一直沒有演出機會,而留著一頭油膩長髮、說話有著奇怪口音的湯米,每次試鏡都被選角導演建議:「你比較適合演壞人,或許是德古拉或科學怪人之類的角色吧。」;既然好萊塢沒人賞識自己,乾脆自個寫劇本自個拍片,湯米花費三年時間寫出劇本「The Room房間」,協同葛瑞找齊幕後團隊與演員,電影於2002年正式開拍,一部被喻為史上少見爛片怪片Cult片的作品,從拍攝過程到最終成品,都是一場災難,或者,一次美麗的意外?
《大災難家》是我今年觀賞的金馬影展作品中(目前為止),少數在看片過程就有觀眾給予掌聲,並且電影正片才剛結束,工作人員名單仍未跑完,便又獲得一次熱情掌聲的作品。
《大災難家》講述Cult片經典「The Room」的拍攝風波,「The Room」的劇本或許很不完整很零碎很個人世界,《大災難家》的劇本卻是另一回事,完整且紮實;《大災難家》告訴觀眾「The Room」裡的經典台詞(「你撕裂我的心,麗莎!!!」)源自詹姆斯狄恩作品、湯米的表演方式令人想起馬龍白蘭度(他在課堂上的《慾望街車》表演太精彩惹),《大災難家》提及這兩位演員(或經典電影),不只是補充「The Room」的創作背景資料,更是在確立「The Room」在電影史上的「傳奇」地位,因為與眾不同而顯得獨特而令人難忘。
《大災難家》沒有講明「The Room」的創作理念從何而來,但我們從湯米與葛瑞的互動以及湯米遭受到外界的訕笑與打壓的反應,大略拼湊出「The Room」的劇本或許藏有湯米的真實心情,渴望擁有獨一無二的忠實愛情與友情(開拍「The Room」除了自我理想的實現,同時也有湯米藉此鞏固他和葛瑞友情的期待)、對人際關係感到焦慮以及不被理解的寂寞,「The Room」是個悲傷的故事,它說好人(亦即湯米自己)無法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這個世界看不見也不懂得珍惜他的好,一如湯米在表演課上「認真」地唸著十四行詩,卻遭到老師與同學的嘲笑,老師說他的外型只能演反派,湯米生氣的說:「我不是壞人,像你們這樣嘲笑他人才是壞人」;湯米覺得自己不是喜劇演員他拍的電影也不是喜劇片,但人們一看到他,就只能看到表層的「怪」,看不到他真摯的內在靈魂,《大災難家》透過湯米一角,讓我們(觀眾)反省自身的偏狹,我們不也常常站在某個高度去批評與嘲笑一些「與眾不同」的人,藉此表現自己地位的高人一等,但我們真有高人一等嗎?又或者,我們大肆嘲弄與批判他人的背後,反應的正是我們對於表現「真正的自己」的焦慮?一如電影前段,葛瑞的表演一直無法施展開來,因為他花太多時間在顧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反而輕忽了他對自己的想像。
(底下會提及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The Room」首映會上,湯米難過觀眾的反應不如預期(席間不斷傳來笑聲),他說人們討厭且厭惡他的作品,葛瑞則對他說:「即便是希區考克的作品,都無法獲得這樣熱烈的觀眾反應」,《大災難家》的動人,在於它翻轉了兩種觀看角度,一是觀眾對於電影的想像,觀眾一開始覺得「The Room」的成品粗糙可笑,但當一部電影創造出截然不同的電影語言與世界觀時,觀眾反而開始珍惜起這樣奇妙的觀影經驗,並且從嘲諷的心情逐漸轉變成認同甚至接受的心情(令我想起當初在戲院觀賞《台北物語》時的心情),另一層翻轉則來自湯米心境的變化,他從無法忍受人們的笑聲,變成「謝謝你們喜歡我的喜劇作品」,這句台詞一出來,我的心就融化惹,湯米終於懂著自嘲,也終於發現:換個方式看世界(群眾),原來,他沒有想像中的孤單!(完成了湯米的心靈救贖。)
《大災難家》讓我又哭又笑,它令我想起三谷幸喜導演的《魔幻時刻》或是伍迪艾倫的《百老匯上空的子彈》,藝術家來自不同階層,而藝術表演從來不會只有一種樣貌;《大災難家》讓我對湯米感到萬分好奇,電影完全沒有解開湯米的年齡、出身與經濟實力之謎,他到底是誰?他到底是誰?他到底是誰?(想到同樣有拍片熱枕且同樣神祕的「西門大媽」,不認識這位阿姨的朋友請自己網路搜尋相關資訊);再者,《大災難家》請來Sharon Stone、Melanie Griffith、Judd Apatow、Bryan Cranston等大牌明星與導演客串演出,想來,當年湯米被好萊塢拒絕到拍出惡評不斷的「The Room」到成為邪典電影再到眾星拱月(認證)的《大災難家》推出,這也是一種「傳奇」吧。
《大災難家》讓我對James Franco的導演能力刮目相看,故事講的流暢精采不落俗套,而James Franco親自下海扮演湯米一角,哇喔!無論是講話的腔調、肢體動作、還有湯米的獨特笑聲(還有結實的屁股,哈哈),通通神還原,幸好我在觀賞《大災難家》前先看了「The Room」,除對片中出現的橄欖球、搭建的街景、天台、玫瑰花等場景與道具,感到熟悉與驚喜外,也更能體會James Franco表演的用心,假如James Franco能憑《大災難家》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那評審肯定會對該把票投給表演渾然天成的《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Timothée Chalamet或是神還原的James Franco,感到傷透腦筋吧。(先祈禱這兩位演員都能獲得提名!)
最後,《大災難家》是2017年版的《樂來越愛你》,一,它們都是好萊塢明星夢電影、二,兩部電影的主角都寫了自己的劇本,而且劇本都與自己的真實生活有關、三,兩部影片不約而同提到詹姆斯狄恩以及《莎翁情史》、四,它們都用電影致敬電影,用電影講電影的美好。
補充:
其一,《大災難家》片末有兩個驚喜片段,一是把《大災難家》與《房間》的電影片段擺在一起比對,讓觀眾看看《大災難家》的還原度有多高,二是幕後團隊名單跑完後,突然出現真假湯米在天台場景相見歡,影片播映第一個驚喜片段時,觀眾反應熱絡,第二個驚喜片段,觀眾反應倒有些冷淡,散戲後,我跟山羊鬍聊了一下,才發現他根本沒認出跟James Franco對話的男子就是真實的湯米本人,想問一下看完《大災難家》的朋友,你們也有認出本尊湯米現身銀幕嗎?
另外,真實生活的葛瑞(Greg Sestero)也有參與《大災難家》演出,他在片中飾演選角經紀人,只是我沒有認出他來,日後若有機會二刷,再來好好注意一下。
其二,《大災難家》預計明年在台灣上映,片商要不要辦個《台北物語》碰上《大災難家》相見歡場?感覺《台北物語》的演員觀賞《大災難家》會更有感覺啊!
其三,延伸閱讀《房間》:真心換絕情:http://mypaper.pchome.com.tw/hatsocks75/post/1373120262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 Nov 13 Mon 2017 10:55
金馬54《大災難家》:謝謝你們喜歡我的喜劇作品。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