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茂十二歲那年,父親重病,貌美的母親梅英經常外出,疏於照顧家庭。青茂某天尾隨母親身後,發現她的出軌情事。青茂憎恨母親對父親的不忠,父親過世後,他與母親斷絕關係,寄住在父親的好友(吳伯伯和吳伯母)家中。母親則帶著小兒子青昌和女兒青萍投靠情夫,然而情夫不但敗光遺產,小女兒還重病身亡,梅英最後改嫁給亡夫的表弟,與小兒子搬到屏東生活。思念大兒子的梅英,十年來多次北上探訪,希望能再見到兒子一面,但青茂始終無法原諒母親犯下的過錯...

(惡女)

宋存壽導演的《母親三十歲》,令我想起了是枝裕和導演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同樣有失職的母親(追求自身的幸福而疏忽兒女)與憤怒的兒子。台灣電影鮮少有如此露骨描述母親情慾的作品,當梅英受到丈夫的責備時,她會理直氣壯地回應:「雖然我是一個母親,可我也是一個女人!」毫不遮掩自身對於性的需求。就連丈夫罵她:「妳就不能等我死嗎?我已經活不久了!」梅英也是冷血回應:「誰知道你能活多久」。

丈夫死後,梅英很快找到下一個靠山(情人),她領出丈夫的保險金,成天與情夫遊山玩水,放任年幼兒女給保姆照顧,某天自外返家,才發現小女兒發燒多日過世。情夫至此才顯露出真面目,除了花用梅英丈夫的保險金外,心情不好時還會家暴伺候。梅英離開情夫改嫁亡夫表弟,生活趨於穩定,只是,青昌個性越軟爛,遊手好閒不務正業,母親看不順眼,對大兒子的思念也就越深。

(愧疚或是想找個更好的依靠)

梅英十幾年來不斷北上想要跟青茂見面,意圖修補她和兒子間的關係。但青茂忘不掉母親對父親的惡形惡狀,也忘不了妹妹慘死的悲劇,拒絕相見。經歷過喪夫、喪女、家暴事件的母親,是否學會教訓,變成良母?她想見青茂一面,是出於愧疚與贖罪,或受不了小兒子的不成材,期待青茂能肩負起「照顧她」的責任?

電影裡,母親曾對吳伯母說:「不要講青昌了,他稍微爭點氣,我也不會這樣想青茂。」也對第二任丈夫說:「我照顧你也是為了自己,青茂不理我,青昌沒出息,我也只有你可以依賴。」點明梅英的態度,或許她對兒子有愛有愧,但她對生活能有個保障,有著更務實(實際)的考量(梅英對兒子的「關愛」是要索取回報的)。

(兒子的扭曲)

面對母親的惡,青茂對女性不再抱有信任,談起感情,忽冷忽熱的態度,讓女友玫中難以忍受。電影藉由吳伯母、母親、玫中等不同年齡與性格的女性,看見青茂出於對母親的怨恨,而對所有女性產生疑慮的偏見。

《母親三十歲》特別讓我感到微妙之處,在於青茂和母親之間的張力。青茂之所以埋怨母親,源自她對父親的不忠,以及親眼看見母親與其他男性的床事。電影裡,母親發現青茂知道她偷情後,她跟兒子說自己最疼的人就是他,還說:「媽還是最喜歡你,不要跟媽做對。」母親說這些話,或許是要安撫兒子,希望他能幫忙保守秘密,也或許梅英確實更疼愛青茂一些。

如果答案是後者,那麼青茂對母親的怨恨,以及對其他男性的「嫉妒」,便有了更多的解讀空間。對青茂來說,母親不只是對父親不忠,也是對自己的不忠,青茂埋怨母親,是因為她竟如此輕易地就被別的男性搶走,而他無力將深愛的母親佔為己有(戀母情結)。電影開場,青茂看見母親和情夫發生性關係,目睹母親臉上露出「歡愉的表情」,他為此深感震驚。那一刻,母親變成一個「女人」,而青茂的性啟蒙對象就是他的母親。

這解釋了青茂守在母親情夫家門口的舉動,既是要讓母親知道他看到一切,藉此表達不滿,也像是發現情人出軌的「伴侶」,想藉由當面對質,期待能在對方的反應中,窺得一絲愧疚,用以安慰受傷的心?

(少有的女性形象)

不得不說,飾演母親的李湘,外貌美豔高傲,是相當出色的選角。梅英這個角色的態度必須是有點理直氣壯,不被世俗的價值觀所綁架。例如梅英聽到吳伯母的兒子啟明跟青茂喜歡上同一個女生,她要啟民跟青茂來場決鬥爭搶女友。儘管是玩笑話,但那似乎說明了梅英對於男性的想像:想要就得爭取,不要當個乖乖牌。

此外,梅英發現青茂有了女友後,她有點埋怨的說:「我的兒子,自己都摸不著,不能讓別人搶去。」我喜歡《母親三十歲》,也在於梅英的是非觀念,跟一般亞洲電影裡的女性差異頗大(這是一部 51 年前的作品啊)。這樣一個明顯有著反派色彩的人物,因為李湘突出的外型與精彩的演出,完全撐起角色的多面性,我甚至無法去討厭這個人物。

(母親三十歲)

回到電影片名:《母親三十歲》。青茂 12 歲那年發現 30 歲的母親偷情。亦即梅英在她 18 歲那年就生下了兒子。梅英很年輕就踏入婚姻、很年輕就已經身為人母,丈夫重病後,被家庭和社會責任給緊緊束縛(吳伯母便曾勸梅英:「我們女人,嫁了丈夫生了子女,就應該認命。」)慾望無處發洩,該如何是好?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母親,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安於現狀。梅英渴望自由,卻又放不下社會賦予她的身份與責任,因此,她只能在兩個角色之間來回擺盪,結果兩邊都不討好。宋存壽導演的《窗外》和《母親三十歲》,都提及了社會觀感與責任,但導演在這兩部作品中所觸及的禁忌戀情,雖有批判,卻也有著對角色的理解且不加以醜化的寬容心態。

(底下會提及結局,請斟酌閱讀)

(母親的選擇)

《母親三十歲》開場,青茂追趕著母親搭乘的三輪車(母親前往會見情夫),電影結尾,換成母親追趕著兒子搭乘的火車。開場與結局彼此呼應,導演用鏡頭語言訴說了梅英的選擇:母親從電影開場那個只顧著追求個人私慾的女性,變成結局想要彌補過錯的母親。或許是為了符合當年的社會風氣(教育意義),梅英在見到兒子最後一面後車禍身亡,贖了早年不稱職的妻子與母親的罪過。

(51 年前的他們)

觀賞老電影的樂趣之一,除了看以前台灣的建築和景致,也可以看到演員們年輕時候的模樣。《母親三十歲》的李湘我不算熟悉,但飾演 22 歲的青茂是當時仍未走紅的秦漢,當年秦漢演了兩部電影,剛好都是宋存壽導演的作品,分別是《母親三十歲》和《窗外》,而他在兩部影片中的角色設定,一個不敢愛一個是控制狂,銀幕性格有些相似又不盡相同,可以看出這名演員的表演可塑性。《母親三十歲》讓我更驚喜的演員,是飾演幼年青茂的演員,居然是《報告班長》的庹宗華!小時候的庹宗華演技不錯,幾場與母親互動的戲,都有做出表演的張力。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母親三十歲 宋存壽 李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tsocks1975 的頭像
    hatsocks1975

    香功堂!!PIXNET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