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出戲院,外頭下著小雨。心情說不上興奮,倒有些複雜。

打了電話給朋友倫A,我說:嘿,我看完「巴布狄倫的七段旅程」了。

倫A說:真的嗎?那你喜歡嗎?

我說:還不錯。(其實當下,我很難說出真正的想法~~)

倫A說:那問你喔,這部電影叫做「巴布狄倫的七段旅程」,為什麼只有六個人扮演巴布狄倫?

嗯?是嗎?我回頭算了一下演員:Cate Blanchett、Ben Whishaw、Christian Bale、Richard Gere、Marcus Carl Franklin、Heath Ledger....,耶,真的只有六個人哩。

倫A笑著說:你的反應跟我朋友一樣,所以這是電影最大的謎團。

七段旅程,為什麼只有六個人?仔細一想,倫A的問題,意外解決了我對這部電影原本抱有的不確定感。

中文片名叫做「巴布狄倫的七段旅程」,但是英文片名卻是「I am not there」。

I am not there,或是,I am not here,或是--I am EVERYWHERE。

那個沒有出現在銀幕上的第七人,那個宣稱自己沒有出現在電影中的人,卻諷刺地存在每個角色當中。

畢竟這是他的傳記電影,畢竟電影的開場已經明白地說:我是詩人、我是流浪者、我也是民謠歌手.....。

他是所有人的綜合體,他是男人、女人、黑人、白人、左翼、右翼份子、詩人、演員、歌手....,他是一切,又什麼都不是。

他是:Bob Dylan!!!!!
「巴布狄倫的七段旅程」宣稱是一部關於Bob Dylan的傳記電影,劇中卻沒有任何一個角色叫做Bob Dylan。

既是傳記電影,那麼觀眾在看完電影後,對Boy Dylan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還是對他的印象反而更加模糊?

導演Todd Haynes捨棄傳記電影慣有的流水帳記事、也捨棄表彰傳記人物的顯赫功績,相反地,Todd Haynes找了六個演員,扮演不同時期的Bob Dylan,他們都是Bob,但是,他們也可以是別人。

導演故意不提Bob Dylan的名字,是因為名字是個標籤,一旦有了標籤,就什麼都看不清楚了。

要看清楚Bob的生平,一定要站在視野之外,站在所有標籤之外。

就像電影中不同時期的Bob,總是在對抗著別人對他的既有印象。

歌迷、樂評、媒體都說:他是一個民謠歌手,他讓我們聽到社會的良心,他是社會的良知。

但是他卻說:一首歌不可能改變社會。

當歌迷大罵他叛徒,覺得他背離了信念、背離了原有的理想。

他說:我不是你們想像中的人。

當他的女友語帶諷刺地對他說:你以為你跟其他人有什麼不同?比較自由嗎?

他默默不發一語,在人們想像中的他,乖張的行徑、拿著狂暴音樂嘲弄台下所有崇拜他的歌迷、彈著吉他卻像是拿一把機關槍般地掃人民....,看起來擁有了一切,毒品、美女、權力、金錢;心靈,卻是空虛,他的生活被束縛,被歌迷綁架、被樂評綁架、被社會綁架。

他們要求他當他們心目中的Bob Dylan,將他關在籠子裡,成了供人觀賞的猴子,笑著、哭著,表現出憤怒、表現出知青的嘴臉。

所以電影有那驚鴻一瞥的畫面,一個漂浮在半空中的Bob,腳上還連著繩索,讓他無法遠離、讓他無法真的脫離人們而活。

這幕彷彿跟費里尼致敬的畫面(81/2),讓我們看到一個小人物,被媒體、群眾捧在手心當成英雄對待,卻不知該如何自處的徬徨。



電影裡看不到Bob Dylan的名字,只看到無數個不同的名稱:Jude、Arthur、Billy、Woody....。

六個不同演員,扮演六個不同角色來詮釋Bob Dylan的生平,多麼大膽的想法。

帶著牛仔帽的Richard Gere是Bob Dylan,也是Bob崇拜的美國知名的神槍手比利小子(Billy)。

Bob是傳福音的Christian Bale、磕藥磕到昏頭的Cate Blanchett、也是電影知名演員Heath Ledger....,不同角色,體現了不同時期的Bob。

對於銀幕上的人物關係感到錯亂嗎?只要拋開不同稱謂,只要把這些人都視為一體,那麼,思緒就會豁然開然。

大量蒙太奇剪接、大量隱喻畫面、大量時空交錯,只是讓我們進一步貼近角色。

所以,我們看到Bob的成長(Marcus Carl Franklin)、愛情的失意(Heath Ledger)、不屑於權力的憤怒(Cate Blanchett)、福音傳遞的救贖(Christian Bale)、到遠離娛樂圈的隱居(Richard Gere)。

看似零碎破亂的敘事,最終水到渠成,銀幕上快速剪接、切換不同演員的面貌,最後停格在Richard Gere的臉龐,就是神來一筆。

要談論人的一生,就要看他崇拜的對象、看他的家庭、看他的童年、看他成長的年代、看水門案、看越戰、韓戰、看夢想的幻滅、看他的所有一切,然後,我們才能真正看到這個人的本質。
問我:電影看懂沒?

我只能說:懂得皮毛吧。

我不認識Bob Dylan,看電影前也沒有刻意找相關資料閱讀,只知道他是美國知名的民謠歌手(標籤力量真的無遠弗屆)。

所以,我是一張白紙,對電影沒有預設立場,自然沒有期待。

「巴布狄倫的七段旅程」讓我看到導演Todd Haynes的用心,他擺置故事的手法細膩,剪接圓潤漂亮;隱喻的使用,讓人叫好!

刻意不明言Bob Dylan的童年,究竟他是不是個逃家少年?是不是跟一堆知名歌手合作演出過?還是,就像劇中某位電視主持人所說:他只是個出身平凡的普通小孩。意圖打破的,是對於偶像的崇拜。

或是,拿戰爭來比喻愛情,愛情的開始,正好是越戰的開端,隱喻愛情如戰火;而愛情的結束、離婚協議書的簽訂,又正巧是越戰終止。多麼聰明的設定啊。

又或者,Richard Gere那段奇怪的西部時光,象徵著傳奇退隱,卻因為不滿社會依舊紛亂,最後復出直言,而再度成為商人(利益者)眼中的標靶。

不同時空的人,感受到的壓迫卻是相同,只要有盛名,就會有來自人群的壓力。不管你是Billy,還是Bob,再瀟灑的人,都不能真正自由地活著。

還有,音樂、樂器扮演的角色,既是對抗法西斯的機器(激進的歌詞)、也是成為法西斯一員的武器(歌曲大賣所帶來的權勢)。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豐富、非二元對立的電影語言,搞亂觀眾大腦,卻又讓人沈溺其中,享受導演天馬行空的敘事,讚嘆電影如此玩弄的炫技手段。
電影最後,Cate Blanchett對著鏡頭、銀幕外的我們說:眾所皆知,我不是個民謠歌手。

講完話後,她微微地笑了。

這個結局讓我砰然心動。好讚的劇本,哎哎,真是漂亮的收場。

我不是個民謠歌手,就這樣把人們認定的標籤撕掉。

問題是,這個標籤怎麼都撕不掉(就像我沒看電影前,認為Bob Dylan是民謠歌手一般),會將Bob Dylan視為社會中的激進份子者,依然會如此待他,他們不會因為一部傳記電影而改變初衷。

所以,Cate Blanchett最後的微笑,是戲謔地跟觀眾說:嘿,別再說我是民謠歌手了。

還是苦笑地接受:這輩子,我就只能當人們心目中的民謠歌手了。



對我來說,Cate Blanchett片尾曖昧的一笑,說穿了,是要大家別想太多,未來的Bob Dylan,還有無限的可能性啊!

模糊、沒有答案,一切都還有轉圜的餘地,今天是民謠歌手,明天又變成木匠,誰知道呢!

畢竟所有的一切只是個稱謂。重要的,是劇中角色不停地呼籲:要活在當下啊,因為只有當下才是一切!!!!!



很棒的電影,很棒的傳記電影,即使裡面完全沒有提到Bob Dylan的大名,但是,我覺得我更了解了他一些,僅有皮毛,但總是個開端。

電影日後上院線,應該會重看幾次吧。至於電影原聲帶,看完馬上跑去唱片行買,今天一整天沈浸在Bob Dylan的音樂中,讚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tsocks1975 的頭像
    hatsocks1975

    香功堂!!PIXNET

    hatsocks19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