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導演市川崑先生,是今年金馬影展的導演焦點人物。
未看過導演任何一部作品,自然不知道該如何從多部放映作品中選看適合自己的影片。
原先選看「犬神家一族」(比較有娛樂性~~),後因朋友及信任的影評人皆特別推崇「細雪」,遂改看本片。
「細雪」從四名姊妹賞櫻展開,大姊和二姐極力幫三妹找尋合適對象,小妹卻不斷吃味,自覺被忽略。
個性強硬剛烈的大姊、家和萬事興的二姐、沈默寡言的三妹,和行事前衛大膽的小妹,性格各異的角色們,擦出爭執、也擦出火花。
電影橫跨一個年頭,歷經四季不同景色變化,說著人世變遷的無常,電影末聲,四名姊妹各有不同選擇:一輩子在大阪生活的大姊,為了丈夫,不得不前往東京展開新頁;二姊懷疑丈夫和三妹有染,卻選擇噤不作聲;經歷多次失敗的相親後,三妹終於挑到心儀對象;小妹談了兩場有些荒唐的愛情,卻在務實的酒保身上,找到了安全感....。
「細雪」有著典型的頭尾呼應劇本,片頭賞櫻到片尾賞楓,巧妙成圓,說明事情暫告一段落,但新的一年、四季又要展開,新的挑戰與變化也要重頭來過。
看完「細雪」,我先是一愣,帶著有些渾屯的腦袋離開戲院。
我能理解導演用四季變化,來表現世事多變的感嘆,尤其片尾重新回顧片頭的賞櫻畫面,更是加強如此印象。
然而,我卻不太能理解電影究竟要表達什麼???
映後我跟朋友討論,看過原著小說(谷崎潤一郎的作品)的朋友提了一個重點,他說:「電影要表現時代的變遷,比如說象徵守舊的大姊,最後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答應搬離本家(大阪),前去東京生活。」
透過朋友的解釋,我似乎看到電影更清楚的輪廓,也看到劇中角色在傳統、現實間的掙扎與妥協。
只是,我仍提出疑問:「做為改編文學電影,「細雪」是否成功???」。
未看過導演任何一部作品,自然不知道該如何從多部放映作品中選看適合自己的影片。
原先選看「犬神家一族」(比較有娛樂性~~),後因朋友及信任的影評人皆特別推崇「細雪」,遂改看本片。
「細雪」從四名姊妹賞櫻展開,大姊和二姐極力幫三妹找尋合適對象,小妹卻不斷吃味,自覺被忽略。
個性強硬剛烈的大姊、家和萬事興的二姐、沈默寡言的三妹,和行事前衛大膽的小妹,性格各異的角色們,擦出爭執、也擦出火花。
電影橫跨一個年頭,歷經四季不同景色變化,說著人世變遷的無常,電影末聲,四名姊妹各有不同選擇:一輩子在大阪生活的大姊,為了丈夫,不得不前往東京展開新頁;二姊懷疑丈夫和三妹有染,卻選擇噤不作聲;經歷多次失敗的相親後,三妹終於挑到心儀對象;小妹談了兩場有些荒唐的愛情,卻在務實的酒保身上,找到了安全感....。
「細雪」有著典型的頭尾呼應劇本,片頭賞櫻到片尾賞楓,巧妙成圓,說明事情暫告一段落,但新的一年、四季又要展開,新的挑戰與變化也要重頭來過。
看完「細雪」,我先是一愣,帶著有些渾屯的腦袋離開戲院。
我能理解導演用四季變化,來表現世事多變的感嘆,尤其片尾重新回顧片頭的賞櫻畫面,更是加強如此印象。
然而,我卻不太能理解電影究竟要表達什麼???
映後我跟朋友討論,看過原著小說(谷崎潤一郎的作品)的朋友提了一個重點,他說:「電影要表現時代的變遷,比如說象徵守舊的大姊,最後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答應搬離本家(大阪),前去東京生活。」
透過朋友的解釋,我似乎看到電影更清楚的輪廓,也看到劇中角色在傳統、現實間的掙扎與妥協。
只是,我仍提出疑問:「做為改編文學電影,「細雪」是否成功???」。
我對電影的第一個疑問:全長將近兩個半小時的影片,出現多次關於戰爭的對話或畫面提示,我心想:戰爭之於電影,除了提醒觀眾時代背景外,有何其他的意義????
戰爭在電影裡,該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因為戰爭,導致經濟衰退,讓原本富裕的姊妹們,不得不做出相當程度的妥協和節制。
除此之外,戰爭也有荒謬的存在感,海外軍人正在拼命的同時,劇中所有角色,卻像是活在人間天堂般,男男女女談著風花雪月的愛情,征戰於他們,猶如事不關己。
唯一例外是大姊家中女僕,她的弟弟在戰爭中喪生,導演捕捉女僕的眼淚,是否有意藉戰爭來描述階級差異???小說中是否有這方面的論述????亦或者,這是我多餘的聯想???
電影「盛夏光年」的片尾,出現21大地震的場景,可惜的是,這場地震和角色的心境無法做連結,成為影片一大敗筆。
同樣地,我之所以在意「細雪」的戰爭時空背景,也因為不確定導演多次提及戰爭的真正意圖所在。
朋友說:「這是一部關於時代的電影,看電影的時候,要謹記著電影的時空!!」
這是我另外一個提問:對於日本歷史不甚明白的觀眾,能否在「細雪」中,體會導演以角色們來鋪陳一個時期的變化???
二次大戰是否是日本另一個革新的開始????
大和和紀的漫畫作品「橫濱故事」,講的是明治維新時期,兩名少女在新舊時空交會當下,面對舊有傳統的維繫、還有新時代巨輪不斷前進,被迫做出抉擇和犧牲。
如果不了解明志維新之於日本社會的意義,便難體會「橫濱故事」裡,新舊時空融合與對立的微妙氛圍。
一如不了解二戰的日本,能否體會「細雪」裡,四個姊妹不同抉擇的代表意義???
日劇「料亭小師傅」有這麼一場戲:身為情婦的主角,在情夫病逝後,礙於身分,無法前往靈堂致意。
多日後,情夫元配特地去拜訪從未見過面的情婦。
兩名女人見面,原以為會是劍拔弩張的場面,可是,原先跪坐墊子上的元配夫人,在見到情婦時,馬上抽離跪墊,這個不明顯的動作,意指元配夫人認同情婦和自己地位相當的接納。
如果不明白這層涵意,自然看不出該短暫畫面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還有藏在背後的寬大與接受。
文化認識的深淺,一定會影響觀眾對於影片的理解能力。
欣賞「細雪」,便讓我有如此感嘆,片中出現的大量器皿、用具、還有姊妹座位的差異、服裝花色、和品茶速度.....等等等,相信都各有其可供玩味的意涵。
門道與熱鬧,看熱鬧者如我,只能看出角色間的選擇差異;看門道者,或更能體會導演編排的用心吧。
戰爭在電影裡,該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因為戰爭,導致經濟衰退,讓原本富裕的姊妹們,不得不做出相當程度的妥協和節制。
除此之外,戰爭也有荒謬的存在感,海外軍人正在拼命的同時,劇中所有角色,卻像是活在人間天堂般,男男女女談著風花雪月的愛情,征戰於他們,猶如事不關己。
唯一例外是大姊家中女僕,她的弟弟在戰爭中喪生,導演捕捉女僕的眼淚,是否有意藉戰爭來描述階級差異???小說中是否有這方面的論述????亦或者,這是我多餘的聯想???
電影「盛夏光年」的片尾,出現21大地震的場景,可惜的是,這場地震和角色的心境無法做連結,成為影片一大敗筆。
同樣地,我之所以在意「細雪」的戰爭時空背景,也因為不確定導演多次提及戰爭的真正意圖所在。
朋友說:「這是一部關於時代的電影,看電影的時候,要謹記著電影的時空!!」
這是我另外一個提問:對於日本歷史不甚明白的觀眾,能否在「細雪」中,體會導演以角色們來鋪陳一個時期的變化???
二次大戰是否是日本另一個革新的開始????
大和和紀的漫畫作品「橫濱故事」,講的是明治維新時期,兩名少女在新舊時空交會當下,面對舊有傳統的維繫、還有新時代巨輪不斷前進,被迫做出抉擇和犧牲。
如果不了解明志維新之於日本社會的意義,便難體會「橫濱故事」裡,新舊時空融合與對立的微妙氛圍。
一如不了解二戰的日本,能否體會「細雪」裡,四個姊妹不同抉擇的代表意義???
日劇「料亭小師傅」有這麼一場戲:身為情婦的主角,在情夫病逝後,礙於身分,無法前往靈堂致意。
多日後,情夫元配特地去拜訪從未見過面的情婦。
兩名女人見面,原以為會是劍拔弩張的場面,可是,原先跪坐墊子上的元配夫人,在見到情婦時,馬上抽離跪墊,這個不明顯的動作,意指元配夫人認同情婦和自己地位相當的接納。
如果不明白這層涵意,自然看不出該短暫畫面所代表的深刻意義,還有藏在背後的寬大與接受。
文化認識的深淺,一定會影響觀眾對於影片的理解能力。
欣賞「細雪」,便讓我有如此感嘆,片中出現的大量器皿、用具、還有姊妹座位的差異、服裝花色、和品茶速度.....等等等,相信都各有其可供玩味的意涵。
門道與熱鬧,看熱鬧者如我,只能看出角色間的選擇差異;看門道者,或更能體會導演編排的用心吧。
回到最初的問題:「細雪」是否為成功的改編作品???
不論小說如何如何,單看戲劇的處理,「細雪」多場角色情緒轉折,都予我突兀之感。
例如:二姊夫到處留情的心態是什麼???(朋友說原著裡的二姊夫跟三妹並無曖昧,那麼,導演為何要更動這名角色???)
三妹似有若無地誘惑男人的行徑,又代表什麼???三妹最後的抉擇,真的代表她找到了人生的真愛??或是另有一層涵意???(大姊和二姐的對話,透露著奇妙的玄機.....)
或是,姪女病重,三妹在照顧時,為何要頻頻落淚???
1983年推出的「細雪」,一套套華麗的服裝吸引了我的注意、四個姊妹的對手戲,非常有通俗劇的戲感(喜感)、畫面處理極具張力,如小妹幫三姐剪腳指甲,闖入的二姊夫見此一畫面,臉上神情和三妹曖昧的眼神交流,流露出濃郁情慾....等,都讓我印象深刻。
然電影始終無法深刻打動我的內心,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尤其片尾,二姊夫哭紅了眼,其眼淚絲毫沒有勾起我的憐憫或者遺憾。
片尾再度重映片頭賞櫻畫面,雖帶起人世變遷的感嘆,卻也僅止於此。
做為市川崑導演入門的「細雪」,讓我看到導演的可能性(很多畫面的處理,都看得出導演可以跨足不同類型電影的能力),但是,卻也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或是對導演的疑惑。
「細雪」不是一部讓我討厭的電影(影展的「黑道快餐店」,才是我討厭的電影....),卻也不是讓我驚艷萬分的作品。
當初會選看本片,因為影評人大力讚賞該片的美術有多精美、服裝多華麗、多細緻....,然而昨天的觀影畫質,糟糕透頂、顏色跑色的極嚴重、很多細節幾乎全部糊成一片,根本無法呈現影評人口中所說的精彩,失望之情,多少也來自這份失落吧。
前幾天在公視上重看李安導演的「喜宴」,我邊看邊笑的東倒西歪,奇怪的是,當年我並不特別喜歡該片、也不覺得它的幽默有多高段,可是,隔了多年後重新欣賞,不但看到更多的細節、也更能理解導演在劇本編排上的寬容與用心。
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心境欣賞同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結果產生。
也許多年後重看「細雪」、或是看完原著小說,再看一次「細雪」,產生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吧。
哎哎,看電影不如想像中的簡單.......又或者,太過用力去解析、解讀電影,反而壞了看電影的樂趣????
這個疑問,在看完「細雪」後,不斷困擾著我。
不論小說如何如何,單看戲劇的處理,「細雪」多場角色情緒轉折,都予我突兀之感。
例如:二姊夫到處留情的心態是什麼???(朋友說原著裡的二姊夫跟三妹並無曖昧,那麼,導演為何要更動這名角色???)
三妹似有若無地誘惑男人的行徑,又代表什麼???三妹最後的抉擇,真的代表她找到了人生的真愛??或是另有一層涵意???(大姊和二姐的對話,透露著奇妙的玄機.....)
或是,姪女病重,三妹在照顧時,為何要頻頻落淚???
1983年推出的「細雪」,一套套華麗的服裝吸引了我的注意、四個姊妹的對手戲,非常有通俗劇的戲感(喜感)、畫面處理極具張力,如小妹幫三姐剪腳指甲,闖入的二姊夫見此一畫面,臉上神情和三妹曖昧的眼神交流,流露出濃郁情慾....等,都讓我印象深刻。
然電影始終無法深刻打動我的內心,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尤其片尾,二姊夫哭紅了眼,其眼淚絲毫沒有勾起我的憐憫或者遺憾。
片尾再度重映片頭賞櫻畫面,雖帶起人世變遷的感嘆,卻也僅止於此。
做為市川崑導演入門的「細雪」,讓我看到導演的可能性(很多畫面的處理,都看得出導演可以跨足不同類型電影的能力),但是,卻也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或是對導演的疑惑。
「細雪」不是一部讓我討厭的電影(影展的「黑道快餐店」,才是我討厭的電影....),卻也不是讓我驚艷萬分的作品。
當初會選看本片,因為影評人大力讚賞該片的美術有多精美、服裝多華麗、多細緻....,然而昨天的觀影畫質,糟糕透頂、顏色跑色的極嚴重、很多細節幾乎全部糊成一片,根本無法呈現影評人口中所說的精彩,失望之情,多少也來自這份失落吧。
前幾天在公視上重看李安導演的「喜宴」,我邊看邊笑的東倒西歪,奇怪的是,當年我並不特別喜歡該片、也不覺得它的幽默有多高段,可是,隔了多年後重新欣賞,不但看到更多的細節、也更能理解導演在劇本編排上的寬容與用心。
不同的年紀、不同的心境欣賞同一部作品,會有不同的結果產生。
也許多年後重看「細雪」、或是看完原著小說,再看一次「細雪」,產生的結果,也會有所不同吧。
哎哎,看電影不如想像中的簡單.......又或者,太過用力去解析、解讀電影,反而壞了看電影的樂趣????
這個疑問,在看完「細雪」後,不斷困擾著我。
活到老,學到老,網路上找到三篇關於「細雪」的評論,讀來相當有味,在此跟各位分享囉~~
一、<細雪>姐姐,我想出嫁!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21/2004/08/25/113@278966.htm
二、櫻花落成盡秋色
http://bakubakubaku.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html
三、這篇精彩的文章,解析了電影的十分鐘開場白!!!非常厲害!!!
http://mail.tku.edu.tw/120335/proust/moviepic/SNOW.htm
對了,劇中飾演三妹(雪子)的是日本知名演員吉永小百合,她演出本片時,已經37歲了.....,天啊!!!!保養的也太好了吧!!!
一、<細雪>姐姐,我想出嫁!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21/2004/08/25/113@278966.htm
二、櫻花落成盡秋色
http://bakubakubaku.blogspot.com/2007/09/blog-post.html
三、這篇精彩的文章,解析了電影的十分鐘開場白!!!非常厲害!!!
http://mail.tku.edu.tw/120335/proust/moviepic/SNOW.htm
對了,劇中飾演三妹(雪子)的是日本知名演員吉永小百合,她演出本片時,已經37歲了.....,天啊!!!!保養的也太好了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